標籤 財富自由

市場不會對你仁慈,但會對你誠實


看趨勢:如何看懂趨勢

矛盾與市場情緒


期貨交易最後的黑洞,也是通往頓悟的入口

支撐與壓力不只是位置,而是態度!我的交易心法分享


很多人剛開始學交易時,最愛畫的就是支撐與壓力。畫起來很簡單,一條線劃下去,就覺得掌握了市場的靈魂。以前的我也是這樣。直到有一天,我站在圖表前,盯著那根明明是支撐的線,它卻毫不留情地跌破,還完全沒反彈——那瞬間,我才明白一件事

在市場沉默時,誰能等得住?


學交易這些年,我最大的體會就是這句話:「90%的時間都在等待。」你沒聽錯,交易不是真的每天像電影裡那樣忙進忙出、下單如飛,反而更多時候,是靜靜地守著、盯著,看市場到底要幹嘛。

越少出手,越能在市場長久活下去


我曾經也是那種「今天漲什麼我就追什麼」的交易人。看到鋼鐵大漲就忍不住衝進去,隔天換航運飆了又跳過去,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一天到晚忙著找機會。但結果是什麼呢?不是被套牢、就是被市場教訓得體無完膚。當時我還自以為自己很積極、很有行動力,直到帳戶一路下滑,才知道自己只是個亂槍打鳥的輸家。

有人說:「大多數人沒耐心花三年學會交易,卻願意花五十年替別人工作。」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一邊點頭一邊苦笑。因為我也曾經是那個願意加班拼命、領穩定薪水、對投資敬而遠之的「乖上班族」。但現在我在交易這條路上走了一段時間,回頭看才發現,原來真正困難的不是交易本身,而是對抗自己的不安全感和焦慮。

全職交易,看起來自由,其實是一種自我囚禁。


剛開始踏上這條路的時候,我以為我終於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以前也是這樣


我以前也是這樣。每天認真做功課、分析走勢、規劃每一筆交易,信誓旦旦地跟自己說:「今天我一定照著計畫來!」結果一開盤就破功。

你學的交易,是有一套一貫、邏輯清晰的系統嗎?


還是靠感覺畫圖、看線自己猜?

在瘋狂時理性,在絕境時勇敢


歷史的車輪不斷轉動,市場的漲跌和人心的起伏一遍又一遍地重演。就像老電影,每次播放都能帶來新的體悟。沒有人能永遠站在高峰,也沒有人會永遠待在谷底。理解這點,是我在投資路上的最大收穫。

今天的交易,你幾分?


在交易的路上,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結束一天的操作後,心裡默默問自己:「今天我到底表現得怎麼樣?」這不僅是關於賺了多少錢,更是關於紀律、計劃和心態的檢驗。

今天你給自己打幾分?


不是沒進步,是從沒認真評分。

小心「假突破」的誘惑陷阱


價格像演技派一樣耍心機

帶你脫離散戶交易


這幾年看了無數交易者的起落,發現大部分散戶其實並不是真的沒天賦,而是連自己在幹嘛都搞不清楚。特別是走進「量化」這個世界之後,我更確定一件事——你用的策略邏輯,一開始就決定了你是活在希望中,還是真正的統計優勢裡。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當你下了一張單,明明照著規則做,卻還是輸錢,心裡就開始煩躁,懷疑策略,甚至懷疑人生。那種「怎麼又是我?為什麼我每次都買在高點、砍在低點?」的無力感,真的會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跟市場犯沖。

剛開始交易熱血滿滿


很多人剛開始交易的時候,總是熱血滿滿,一看到價格「突破」某個關鍵位置,就迫不及待地跳進場,彷彿下一秒就能坐火箭升天。我以前也是這樣,看到突破就衝,心想「錯過這波就沒了」,結果下一秒市場反手就把我教做人。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直盯著盤。


老實說,不是做當沖的,真的不用一直看盤。

全職交易員的生活一定很無聊?


那你一定沒體驗過「等」這件事的極致版本。

當你開始學會看圖表、看指標


市場就像突然講起了人話,而MACD加上成交量,絕對是最值得學會的一組搭檔。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時間的揮霍比賽」。


你有沒有發現,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花時間。花在念書,花在打電動,花在戀愛,花在追劇,花在耍廢,花在發呆,甚至花在煩惱明天早餐要吃什麼。我以前常常會覺得自己「浪費」時間,好像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就白白過了一天。可是某天我突然想通了——只要你真的有在做某件事,哪怕只是躺著想事情,那也是一種活著的痕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