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財富自由

有人說:「大多數人沒耐心花三年學會交易,卻願意花五十年替別人工作。」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一邊點頭一邊苦笑。因為我也曾經是那個願意加班拼命、領穩定薪水、對投資敬而遠之的「乖上班族」。但現在我在交易這條路上走了一段時間,回頭看才發現,原來真正困難的不是交易本身,而是對抗自己的不安全感和焦慮。

在市場裡,每一次下單都是一場戰鬥。


但你知道嗎?真正厲害的交易者不是每次都贏,而是每次出手前都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

你以為回測很無聊?其實它比你想的還刺激!


如果你也曾在螢幕前面回測到懷疑人生,別擔心,我懂你。我一開始學交易的時候,聽到「回測」這兩個字,只覺得這東西八成跟Excel有仇,一直跑數據、調參數、看K線,然後眼神死。

我要怎麼抓到一筆完美的交易機會?


我每天盯著盤,研究K線的長相、突破的時機、均線糾纏的節奏,就希望能抓到那一筆「神單」,然後一戰成名。

全職交易,看起來自由,其實是一種自我囚禁。


剛開始踏上這條路的時候,我以為我終於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以前也是這樣


我以前也是這樣。每天認真做功課、分析走勢、規劃每一筆交易,信誓旦旦地跟自己說:「今天我一定照著計畫來!」結果一開盤就破功。

你學的交易,是有一套一貫、邏輯清晰的系統嗎?


還是靠感覺畫圖、看線自己猜?

在瘋狂時理性,在絕境時勇敢


歷史的車輪不斷轉動,市場的漲跌和人心的起伏一遍又一遍地重演。就像老電影,每次播放都能帶來新的體悟。沒有人能永遠站在高峰,也沒有人會永遠待在谷底。理解這點,是我在投資路上的最大收穫。

今天的交易,你幾分?


在交易的路上,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結束一天的操作後,心裡默默問自己:「今天我到底表現得怎麼樣?」這不僅是關於賺了多少錢,更是關於紀律、計劃和心態的檢驗。

今天你給自己打幾分?


不是沒進步,是從沒認真評分。

小心「假突破」的誘惑陷阱


價格像演技派一樣耍心機

帶你脫離散戶交易


這幾年看了無數交易者的起落,發現大部分散戶其實並不是真的沒天賦,而是連自己在幹嘛都搞不清楚。特別是走進「量化」這個世界之後,我更確定一件事——你用的策略邏輯,一開始就決定了你是活在希望中,還是真正的統計優勢裡。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當你下了一張單,明明照著規則做,卻還是輸錢,心裡就開始煩躁,懷疑策略,甚至懷疑人生。那種「怎麼又是我?為什麼我每次都買在高點、砍在低點?」的無力感,真的會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跟市場犯沖。

剛開始交易熱血滿滿


很多人剛開始交易的時候,總是熱血滿滿,一看到價格「突破」某個關鍵位置,就迫不及待地跳進場,彷彿下一秒就能坐火箭升天。我以前也是這樣,看到突破就衝,心想「錯過這波就沒了」,結果下一秒市場反手就把我教做人。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直盯著盤。


老實說,不是做當沖的,真的不用一直看盤。

全職交易員的生活一定很無聊?


那你一定沒體驗過「等」這件事的極致版本。

當你開始學會看圖表、看指標


市場就像突然講起了人話,而MACD加上成交量,絕對是最值得學會的一組搭檔。

很多人問我:「到底市場上誰能賺大錢?」


我只想很誠實地說一句——真正能在市場上賺大錢的人,幾乎都不是「正常人」。

當你開始做交易,最容易讓你爆倉的,不是行情,而是你自己腦袋裡的三個聲音。


當你開始做交易,最容易讓你爆倉的,不是行情,而是你自己腦袋裡的三個聲音。

你不是沒能力變好,是你總在該紀律的時候選擇放過自己。


這句話,我曾經聽過無數遍,也對自己講過無數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