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腿選擇權也能這樣玩? 選擇權組合進階攻略,讓你不再只買樂透!
想擺脫總是買樂透的命運?想在選擇權市場上更上一層樓?別怕,這篇就是為你準備的! 讓我們一起探索多腿選擇權的奧妙世界,用更聰明的方式參與市場,不再只是賭方向!
嗨,你也覺得選擇權很迷人,但又有點難搞嗎?
說到選擇權,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一開始覺得它既神秘又充滿機會,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發現好像不是那麼容易? 每次看著盤勢波動,心裡總是想著:「如果我能更靈活地運用選擇權,是不是就能夠抓住更多機會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剛開始接觸選擇權的時候,也是傻傻地只會買進買權(Call)或賣權(Put),想說看對方向就賺錢,但結果往往不如預期,不是被時間價值吃掉,就是遇到震盪盤被雙巴,搞得心力交瘁。
後來,我開始研究各種選擇權組合策略,才發現原來選擇權的世界這麼寬廣,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狀況和個人看法,設計出各式各樣的交易策略,真的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什麼是多腿選擇權組合? 為什麼要學?
簡單來說,多腿選擇權組合就是利用兩種以上的選擇權合約,建立一個新的交易策略。 這些合約可能包括買權(Call)和賣權(Put),以及不同的履約價和到期日。
為什麼要學多腿選擇權組合呢?
- 更精準地表達你的看法: 單純買進買權或賣權,只能表達你對市場方向的看法,而多腿組合可以讓你更精準地表達你對市場波動幅度、時間價值衰減等方面的看法。
- 降低風險: 有些組合策略可以降低你的最大損失,甚至達到保本的效果,讓你更安心地參與市場。
- 提高獲利機會: 透過組合策略,你可以針對特定的市場狀況,設計出最有利的策略,提高獲利機會。
- 市場適應性高: 無論是多頭、空頭還是盤整,都有適合的選擇權組合可以運用。
幾個常見的多腿選擇權組合策略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個常見的多腿選擇權組合策略,以及它們的用法和注意事項。
- 價差策略 (Spread)
價差策略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多腿選擇權組合。 它是透過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種類(買權或賣權)但不同履約價的選擇權合約來建立。
- 多頭價差 (Bull Spread):
- 策略: 買進一個較低履約價的買權,同時賣出一個較高履約價的買權。
- 看法: 預期標的資產價格會上漲,但漲幅有限。
- 用法: 適合在溫和看漲的市場中使用。 最大獲利是兩個履約價之間的價差減去成本,最大損失是建立倉位的成本。
- 個人經驗: 我自己很喜歡在除權息旺季使用多頭價差,因為通常除權息後股價會有一個修正,但長期還是看好,這時就可以用多頭價差來降低風險。
- 空頭價差 (Bear Spread):
- 策略: 買進一個較高履約價的賣權,同時賣出一個較低履約價的賣權。
- 看法: 預期標的資產價格會下跌,但跌幅有限。
- 用法: 適合在溫和看跌的市場中使用。 最大獲利是兩個履約價之間的價差減去成本,最大損失是建立倉位的成本。
- 個人經驗: 之前在某檔股票營收不如預期時,我就使用了空頭價差策略,結果還不錯,讓我能安心持有股票,又能賺取一些額外收入。
- 垂直價差 (Vertical Spread):
- 說明: 這其實就是多頭價差和空頭價差的統稱,只是強調買賣的是相同到期日,但不同履約價的選擇權。
- 個人經驗: 垂直價差策略是我最常使用的策略之一,因為它結構簡單,容易理解,而且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看法,調整履約價的選擇,非常靈活。
- 水平價差 (Calendar Spread 或 Time Spread):
- 策略: 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履約價,但不同到期日的選擇權。
- 看法: 預期標的資產價格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波動,希望透過時間價值衰減獲利。
- 用法: 適合在盤整或波動較小的市場中使用。 賣出較近期的選擇權,買入較遠期的選擇權。
- 個人經驗: 有時候我會利用水平價差來收取時間價值,尤其是在大型股或ETF上,波動性較小,勝率相對較高。
- 對角價差 (Diagonal Spread):
- 說明: 結合了垂直價差和水平價差的特性,同時買進和賣出不同履約價和不同到期日的選擇權。
- 用法: 適合對市場有較明確的看法,並且希望更精準地控制風險和報酬的投資者。
- 個人經驗: 對角價差比較複雜,需要對市場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通常會先用模擬交易練習,確定自己掌握了技巧後,才會實際操作。
- 勒式策略 (Straddle 和 Strangle)
勒式策略是利用買權和賣權的組合,來表達你對市場波動性的看法。
- 跨式勒式 (Straddle):
- 策略: 同時買進相同履約價和相同到期日的買權和賣權。
- 看法: 預期標的資產價格會有大幅波動,但方向不明。
- 用法: 適合在重大事件(例如財報公布、選舉等)前使用。 只有當價格波動超過買權和賣權的成本總和時,才能獲利。
- 個人經驗: 我曾經在總統大選前使用跨式勒式策略,結果選舉結果出乎意料,股價大幅波動,讓我賺了一筆。
- 勒式 (Strangle):
- 策略: 同時買進不同履約價(一個高於現價的買權,一個低於現價的賣權)但相同到期日的買權和賣權。
- 看法: 預期標的資產價格會有大幅波動,但方向不明,且波動幅度可能更大。
- 用法: 適合在市場波動性較低,但預期將有重大變化的時候使用。 獲利條件比跨式勒式更嚴苛,需要價格波動更大才能獲利。
- 個人經驗: 勒式策略的風險較高,需要仔細評估市場狀況,並且控制好資金,才不會遭受重大損失。
- 反向勒式策略 (Reverse Straddle/Strangle):
- 策略: 同時賣出相同/不同履約價和相同到期日的買權和賣權。
- 看法: 預期標的資產價格不會有大幅波動,希望透過時間價值衰減獲利。
- 用法: 適合在盤整或波動較小的市場中使用。 風險無限,因為如果價格大幅波動,損失也會無限擴大。
- 個人經驗: 反向勒式策略風險極高,需要非常謹慎,並且嚴格設定停損點,才不會血本無歸。 我個人很少使用這種策略。
- 蝶式策略 (Butterfly Spread)
蝶式策略是一種更複雜的策略,它利用四個選擇權合約,來表達你對市場波動幅度的看法。
- 策略: 買進一個較低履約價的買權,賣出兩個中間履約價的買權,再買進一個較高履約價的買權。 也可以用賣權來建立蝶式策略。
- 看法: 預期標的資產價格不會有太大波動,最好是維持在中間履約價附近。
- 用法: 適合在盤整或波動較小的市場中使用。 最大獲利在中間履約價,最大損失是建立倉位的成本。
- 個人經驗: 蝶式策略的結構比較複雜,需要對選擇權有深入的了解,才能運用自如。 我通常會先用模擬交易練習,確定自己掌握了技巧後,才會實際操作。
- 說明: 蝶式策略的獲利空間有限,但風險也相對較低,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
選擇權組合策略的風險管理
無論你選擇哪種選擇權組合策略,風險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 設定停損點: 在建立倉位之前,就要先設定好停損點,一旦價格達到停損點,就要果斷平倉,避免損失擴大。
- 控制倉位大小: 不要一次投入過多的資金,最好將每次交易的資金控制在總資金的5%以下。
- 定期檢視倉位: 定期檢視你的倉位,看看是否符合你的預期,如果不符合,就要及時調整或平倉。
- 了解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在選擇策略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選擇風險過高的策略。
選擇權組合策略的進階技巧
- 調整倉位: 隨著市場變化,你可以調整你的倉位,例如,如果價格朝著你預期的方向移動,你可以調整履約價,鎖定利潤。
- 滾動倉位: 如果你的倉位即將到期,你可以將倉位滾動到下一個到期日,延長獲利時間。
- 結合其他交易工具: 你可以將選擇權組合策略與其他交易工具(例如股票、期貨等)結合使用,建立更完整的交易策略。
選擇權組合策略的學習資源
- 線上課程: 許多線上平台都有提供選擇權的課程,你可以選擇適合你的課程學習。
- 書籍: 市面上也有許多關於選擇權的書籍,你可以閱讀這些書籍,深入了解選擇權的原理和策略。
- 社群: 參加選擇權的社群,與其他投資者交流學習,分享經驗。
想跟大家說…
選擇權組合策略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的領域,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入門,並激發你對選擇權的興趣。
記住,學習選擇權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要急於求成,慢慢學習,不斷練習,相信你一定能在選擇權市場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