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哥

為什麼我老是在最高點買,最低點賣?

其實問題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為什麼我老是在最高點買,最低點賣?

我知道你一定聽過很多人說「交易就是要有紀律」、「別被情緒牽著走」這些話,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尤其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痛點,就是——

「我怎麼老是買在高點,賣在低點,怎麼教都改不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錢在手邊溜走,怎麼抓都抓不住,真的超崩潰。

其實,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子,尤其剛開始學交易的時候,整個就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行情一漲我就怕錯過,看到價格往上衝心裡狂跳,就忍不住追進去;行情一跌,我心裡開始慌,忍不住想趕快逃命,結果就賠得一蹋糊塗。

那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其實不是你技術不夠好,也不是你不夠聰明,根本是被人性「恐懼」和「貪婪」玩死了


人性大魔王:恐懼與貪婪,操控著你的手

想像一下:行情往上衝,你的腦袋開始告訴你「快!這波要進場,不然錯過大賺機會!」這就是所謂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你明明知道已經高高在上,但腦袋裡的貪念喊著:「不買怎麼行!」

反過來,當價格一回跌,心裡的恐懼又開始發作:「哇,會不會跌更多?我要趕快賣,不然會賠爆!」
這時候你就把手上持股全部砍掉,結果又錯過反彈,最後悔得要死。

說到底,這些行為不是因為技術不夠,而是因為你還沒有自己的交易邏輯和規則,完全被「人性」牽著鼻子走。


不是你技術爛,是沒有自己的交易「劇本」

我自己以前也常常被這樣的情緒左右。
有一次,看到某檔股票漲得誇張,心裡頭的聲音一直說:「再等等,一定會再漲,現在不追更待何時?」結果高點進去,隔天就暴跌,整個心態直接崩潰,賠錢又懊惱。

後來我才慢慢發現,問題不是行情怎麼走,而是我根本沒有一套自己的規則來控制進出場。
那種純粹憑感覺和情緒操作,根本像是在玩賭博一樣。

你知道嗎?股票、期貨、選擇權這些都不是賭博,是有方法可以掌控的遊戲。
你得先準備好一份「交易劇本」,明確規定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時候該賣,不要讓情緒搗亂。


怎麼開始?三件事讓你從新手變有紀律的交易者

如果你現在想要開始改變,別著急,來試試看我這三招:

1. 設定自己的進出場規則
你可以先簡單一點,例如:
「股價站上5日均線,成交量比平常多,就可以考慮進場」
或者「跌破20日均線就要考慮停損」
這些規則就是你的底線,進場前要符合,出場前也要依規則執行,別看心情。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不會看到股價漲就追,跌就跑,而是用數字和規則幫你過濾情緒。

2. 用交易日記記錄自己「情緒交易」的次數
說真的,光靠意志力是不夠的,你得拿筆記錄:

  • 哪一次是因為害怕股價跌了就賣掉?
  • 哪一次是因為看到漲不停就亂追?

只要你記錄下來,慢慢你會發現自己的弱點在哪,然後有意識地去調整。

我自己以前也超討厭寫交易日記,但後來才發現,這是改善最大情緒坑的法寶。

3. 預先想好「遇到急殺該怎麼辦」
行情有時候會突然急殺,手忙腳亂很正常,問題是你有沒有預案?
比如你可以設定:

  • 停損出場,斷尾求生
  • 減碼出場,降低風險
  • 分批攤平,等待反彈

每個人適合的策略不同,但重點是「提前想好」,不要慌張亂賣。


交易最大的功課,就是學會控制自己

說真的,學會用規則思考,對我來說是整個交易路上最大的轉捩點。
以前看著別人賺錢,我只想快點模仿,但那根本是用錯方法。

規則會給你力量,當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情緒反而會退居二線,讓你變成市場的主人,而不是被市場玩弄的小丑。

我這幾年交易經驗告訴我,
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的情緒和心態。


你也有因為情緒操作失敗的經驗嗎?

說說看你怎麼被恐懼或貪婪綁架,或者你是怎麼努力改變的?
留言給我,我們一起來聊聊,分享一下彼此的故事,也許我還能給你一些建議。

交易路上其實不孤單,大家都有過那種買貴賣賤的經驗。
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勇氣從失敗中站起來,找到屬於自己的交易節奏。


這樣一來,交易不再是「運氣」或「感覺」的遊戲,而是靠自己的一套思維跟邏輯去掌控。
記得,交易是一場馬拉松,不是衝刺賽,慢慢來,步步為營,才能走得遠。


這篇文章就是我多年來交易心態的縮影,希望能幫助你看清「為什麼會買在高點賣在低點」的真相,然後一步步調整,成為一個真正會交易的人。


以為自己很努力?
交易路上的盲點和破功時刻 說真的,有時候在交易這條路上走著走著,腦中就會浮現那句自以為勵志的話:「努力一定會有回報」。不過,走久了才發現——這句話對某些人來說比較像是安慰劑,而不是事實。更殘酷一點講,回報沒來,不一定是市場不公平,有可能是努力根本不夠力,或是方向根本錯到一個不行。
閱讀文章做交易這件事
有時候真的覺得,做交易這件事,就像在菜市場挑水果。
你以為你是專業的買家,其實你不過就是個愛吃但又怕踩雷的貪吃鬼。對,我說的就是我本人。
剛開始碰交易的時候,我超興奮的,覺得自己終於踏入這個神秘又高大上的圈子,幻想自己未來就是那種一邊環遊世界一邊看K線的自由人,什麼東南亞海島啊,北歐小木屋啊,全都列進夢想清單。結果呢?現實直接打臉。不是我不努力,是我太貪了,什麼都想賺,什麼都不想放。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交易這玩意兒,其實就兩個字——取捨。
真的,就這麼簡單,卻又這麼難。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關於交易,你搞錯的那些事
一開始踏入交易這個世界的時候,多數人都是滿懷熱血、覺得自己可以靠技術翻轉人生的那種心情。每天盯盤,拼命研究K線,從開盤看到收盤,從亞洲盤跟到美國盤,結果卻往往換來滿滿的挫折感。每天這樣用力,卻還是虧。那時候很常想:「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多?」
結果是,做得太多。
看整篇文章
順勢操作
你有沒有發現,只要一聊到交易,大家第一句幾乎都是:「要順勢操作!」然後馬上接一句:「要抓趨勢!」講得好像趨勢是什麼神祕寶藏一樣,只要找到,就可以瞬間發財。但說真的,有沒有人好好問過一句話:「欸,那趨勢到底是什麼啊?」
我以前也是那種一聽到「趨勢交易」就雞凍的人,覺得自己好像掌握了市場的密碼。買本技術分析書,學MACD、RSI、KDJ什麼都背,還每天看K線看到半夜,然後…然後還是賠錢(淚)。那段時間我超困惑,想說:我都已經照書操作了,怎麼還是輸?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連「趨勢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就想靠趨勢賺錢,難怪會被電。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盤整不等於無聊,回調不代表機會消失,只要搞懂型態強弱,行情就像追劇一樣精彩
每次看到價格拉回,社團或討論群裡總是出現兩種聲音: 一種是「完了,崩了、崩了!」 另一種是「這根回檔撿起來就對了啦,買爆!」
到底誰說得對?其實都對,也都不完全對。
看整篇文章
為什麼24小時都要好好過日子?
你是「出手就打怪」型? 還是「等Boss現身」型?
很多人學交易,最先學的是什麼? K線、MACD、RSI、什麼黃金交叉、死叉,滿腦子都是線。 結果畫一堆線,錢還是賠得比誰都快。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策略超神? 我剛學投資的時候,也曾熱血沸騰地衝去抓什麼「起漲點」,彷彿只要眼明手快,就能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然後提早退休去環遊世界。結果呢?不只沒提早退休,還差點連便當錢都賺不回來。
說真的,那種所謂「第一段漲勢」或「第一段下跌」的誘惑力真的超強,因為你總覺得自己可以成為那個最早發現寶藏的人。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根本就是在玩猜底、摸頭的遊戲,講好聽是「前瞻」,講難聽一點就是瞎猜。你得非常敏銳才有可能準確踩到點,而且一失手,代價超高,還不一定補得回來。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