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市價差:熊熊沒事?教你如何在下跌行情中抱緊處理
熊市價差策略,就像在市場下跌時幫自己撐起一把保護傘,讓你不至於被突如其來的暴雨淋成落湯雞,而是能悠哉地看著雨景,甚至還能從中撿到一些意外的好處。
在投資這條路上,誰沒摔過幾跤?我還記得剛開始玩股票時,什麼都不懂,聽信明牌,結果一買就套牢,眼睜睜看著帳戶裡的數字一天比一天少,心情簡直比被甩還要糟。後來,我開始認真研究各種投資策略,才發現原來在下跌的行情中,也是有機會可以賺錢的,而熊市價差就是其中一個我覺得蠻實用的方法。
什麼是熊市價差?
簡單來說,熊市價差就是一種利用買進賣權(Put Option)來創造收益的策略。它分為兩種:
- 買權多頭價差(Bull Put Spread): 賣出較高的履約價賣權,同時買進較低的履約價賣權。
- 買權空頭價差(Bear Put Spread): 買進較高的履約價賣權,同時賣出較低的履約價賣權。
一般我們說的熊市價差,通常指的是買權空頭價差,也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重點。
買權空頭價差:在熊市中尋找希望
想像一下,你覺得某支股票未來可能會下跌,但你又不敢完全放空,因為擔心萬一判斷錯誤,股價反彈,那就會損失慘重。這時候,買權空頭價差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操作方式:
- 買進較高履約價的賣權(Put Option): 這是你的保護,當股價真的下跌時,你可以行使賣權,用較高的價格賣出股票,避免損失擴大。
- 賣出較低履約價的賣權(Put Option): 這是你的收入來源,你可以收到權利金,如果股價沒有跌到這個履約價以下,你就可以賺到這筆權利金。
舉個例子:
假設現在台積電的股價是600元,你覺得它可能會下跌,但又不想冒太大的風險。
- 你買進履約價600元的賣權,付出權利金30元。
- 你賣出履約價550元的賣權,收到權利金10元。
情境分析:
情境一:股價跌破550元
- 你的履約價600元的賣權可以行使,因為你可以用600元賣出股票。
- 你的履約價550元的賣權也需要履約,因為你需要用550元買回股票。
- 你的最大損失是:買進賣權的成本 - 賣出賣權的收入 - 兩者履約價的差額 = 30 - 10 - (600-550) = -70元。
情境二:股價在550元到600元之間
- 你的履約價600元的賣權可以行使,因為你可以用600元賣出股票。
- 你的履約價550元的賣權不需要履約,因為股價沒有跌破550元。
- 你的損益是:賣出賣權的收入 - 買進賣權的成本 - (600-股價) = 10 - 30 - (600-股價) = 股價 - 620元
情境三:股價高於600元
- 你的履約價600元的賣權不需要履約,因為你不需要用600元賣出股票。
- 你的履約價550元的賣權不需要履約,因為股價沒有跌破550元。
- 你的最大收益是:賣出賣權的收入 - 買進賣權的成本 = 10 - 30 = -20元。
重點:
- 最大收益: 你能賺到的最大收益就是賣出賣權的權利金扣除買進賣權的權利金,也就是例子中的10元 - 30元 = -20元。
- 最大風險: 你可能承受的最大風險是兩者履約價之間的差額減去淨權利金收入。
- 損益平衡點: 損益平衡點是較高的履約價減去淨權利金收入。
為什麼要用買權空頭價差?
- 降低風險: 相比於直接放空股票,買權空頭價差可以限制你的最大損失。
- 賺取權利金: 只要股價沒有跌破較低的履約價,你就可以賺到權利金。
- 靈活運用: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對股價的預期,選擇不同的履約價。
買權多頭價差:穩健的防禦策略
買權多頭價差則是另一種利用賣權來應對下跌行情的策略,但它的目標並不是積極獲利,而是更偏向於一種防禦手段,降低持股的風險。
操作方式:
- 賣出較高履約價的賣權(Put Option): 透過收取權利金來增加收益,降低持有股票的成本。
- 買進較低履約價的賣權(Put Option): 建立保護,當股價大幅下跌時,可以行使賣權來避免更大的損失。
舉個例子:
假設你持有中信金,現在股價是30元,你擔心股價下跌,但又不想賣掉股票,這時候你可以考慮使用買權多頭價差。
- 你賣出履約價30元的賣權,收到權利金2元。
- 你買進履約價28元的賣權,付出權利金0.5元。
情境分析:
情境一:股價跌破28元
- 你的履約價30元的賣權需要履約,你必須以30元買進股票。
- 你的履約價28元的賣權可以行使,你可以用28元賣出股票。
- 你的最大損失是:兩者履約價的差額 - 淨權利金收入 = (30-28) - (2-0.5) = 0.5元。
情境二:股價在28元到30元之間
- 你的履約價30元的賣權可能需要履約,你必須以30元買進股票。
- 你的履約價28元的賣權不需要履約,因為股價沒有跌破28元。
- 你的損益是:淨權利金收入 - (30-股價) = (2-0.5) - (30-股價) = 股價 - 28.5元。
情境三:股價高於30元
- 你的履約價30元的賣權不需要履約,因為你不需要用30元買進股票。
- 你的履約價28元的賣權不需要履約,因為股價沒有跌破28元。
- 你的最大收益是:淨權利金收入 = 2 - 0.5 = 1.5元。
重點:
- 最大收益: 你能賺到的最大收益就是淨權利金收入。
- 最大風險: 你可能承受的最大風險是兩者履約價之間的差額減去淨權利金收入。
- 損益平衡點: 損益平衡點是較高的履約價減去淨權利金收入。
為什麼要用買權多頭價差?
- 降低持股成本: 透過收取權利金來降低持有股票的成本。
- 提供保護: 當股價大幅下跌時,可以行使買進的賣權來限制損失。
- 穩健策略: 適合保守型投資人,在不賣出股票的情況下,降低風險。
個人經驗談:熊市價差的眉眉角角
說了這麼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操作熊市價差時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 選擇標的: 不是所有股票都適合用熊市價差。我通常會選擇波動性較大的股票,因為這樣權利金會比較高,獲利空間也比較大。
- 履約價的選擇: 履約價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根據你對股價的預期來決定。如果你認為股價可能會大幅下跌,那就選擇較低的履約價;如果你認為股價只是小幅下跌,那就選擇較高的履約價。
- 時間價值: 權利金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減少,所以要注意時間價值的損耗。我通常會在到期日前一段時間就平倉,避免權利金被時間價值吃掉。
- 資金管理: 熊市價差雖然可以降低風險,但還是需要做好資金管理。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同一個策略中,要分散風險。
- 停損點的設定: 即使是使用熊市價差,也要設定停損點,萬一判斷錯誤,股價沒有按照預期下跌,也要及時止損,避免損失擴大。
熊市價差不是萬靈丹
雖然熊市價差是一個不錯的策略,但它並不是萬靈丹,不能保證你一定能賺錢。投資有風險,入場前請務必做好功課,了解風險,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決定是否使用這個策略。
熊市價差就像一把雙面刃,用得好可以幫你賺錢,用不好也可能會讓你受傷。 所以,在操作之前,一定要 thoroughly 了解它的原理和風險,並且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祝大家投資順利,都能在股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