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權交易,想穩穩賺?風險控管才是王道!
選擇權交易就像雙面刃,槓桿大、獲利潛力高,但一不小心也可能讓人血本無歸。這篇文章要用輕鬆的方式,跟大家聊聊選擇權交易中的風險控管,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大家在選擇權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長久。
選擇權,讓人又愛又怕的好朋友
說到選擇權,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甚至躍躍欲試。它就像投資界的變形金剛,可以買漲、買跌,甚至可以同時買漲買跌,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
但選擇權的槓桿特性,也讓它成為風險相對較高的投資工具。如果沒有做好風險控管,很容易就會被市場的波動給吞噬。所以,在踏入選擇權的世界之前,一定要先學會保護自己。
風險控管,投資前的必修課
風險控管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事先預防可能發生的虧損,並在虧損發生時,將損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就像開車前要繫安全帶,買保險一樣,風險控管是投資前的必修課。
在選擇權交易中,風險控管尤其重要。因為選擇權的價值會隨著時間、標的資產價格、波動率等因素而變化。如果沒有做好風險控管,很容易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虧損。
設定停損點,保護你的資金
停損點,顧名思義,就是在虧損達到一定程度時,自動出場,避免損失擴大。設定停損點就像在股市上裝了一個自動煞車系統,保護你的資金安全。
怎麼設定停損點?
- 固定金額停損: 設定一個固定的虧損金額,例如:每筆交易最多虧損 1000 元。
- 百分比停損: 設定一個虧損百分比,例如:每筆交易最多虧損 5% 。
- 技術分析停損: 根據技術分析的指標,例如:跌破支撐線時出場。
- 時間停損: 考量選擇權的時間價值損耗,設定時間停損,例如:契約到期前X天,還沒獲利就出場。
我的經驗:
我個人比較喜歡用百分比停損,因為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交易規模,設定不同的停損金額。例如,如果我交易金額比較大,我就會設定比較高的停損金額;如果交易金額比較小,我就會設定比較低的停損金額。
停損範例 (以買進買權 Call 為例):
假設小明用 10 點的權利金買進一口履約價 17000 的台指選擇權 Call,約定好每筆交易最大虧損 20%。
- 原始權利金成本: 10 點 * 50 元/點 = 500 元
- 停損價位: 10 點 * (1 - 20%) = 8 點
當權利金價格跌到 8 點的時候,小明就要果斷出場,認賠殺出。
控制倉位,分散風險
倉位控制,指的是控制每一筆交易的資金比例,以及總交易資金的比例。就像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控制倉位可以分散風險,避免因為單一筆交易的虧損,而影響到整體投資組合。
怎麼控制倉位?
- 單筆交易資金比例: 建議每筆交易的資金比例不要超過總資金的 5%。
- 總交易資金比例: 建議總交易資金的比例不要超過總資金的 20%。
- 分散投資標的: 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放在同一個標的資產上,可以分散投資不同的標的資產,例如:股票、期貨、選擇權等。
- 避免重壓單邊: 千萬不要All in,把所有資金都押在一個方向。
我的經驗:
我通常會把總資金分成幾個部分,一部分用於長期投資,一部分用於短期交易。在短期交易的部分,我會嚴格控制每一筆交易的資金比例,避免因為單一筆交易的虧損,而影響到整體投資組合。
倉位控制範例:
假設小華有 10 萬元資金,他決定用 20% 的資金 (2 萬元) 來做選擇權交易。
- 單筆交易最大資金: 2 萬元 * 5% = 1000 元
小華每一筆選擇權交易,最多只能用 1000 元的權利金。
了解選擇權的特性,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選擇權是一種複雜的金融工具,有許多特性需要了解。如果不了解選擇權的特性,很容易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虧損。
選擇權的特性:
- 時間價值: 選擇權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遞減。
- 波動率: 波動率越高,選擇權的價值越高。
- 履約價: 履約價越接近標的資產價格,選擇權的價值越高。
- Gamma, Delta, Theta, Vega: 這些希臘字母是用來衡量選擇權價格對於標的資產價格、時間、波動率等因素的敏感程度。
我的經驗:
剛開始接觸選擇權的時候,我對這些特性一竅不通。結果,我買了一些快到期的選擇權,時間價值損耗很快,最後血本無歸。從那次之後,我就開始認真研究選擇權的特性,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
了解時間價值損耗的影響:
如果你買進的是買權 (Call) 或是賣權 (Put),而且預期標的資產價格會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那時間價值損耗的影響可能比較小。但如果你的預期是標的資產價格會緩慢上漲或下跌,那就要特別注意時間價值損耗的影響。
了解隱含波動率 (Implied Volatility) 的影響:
當市場恐慌時,隱含波動率會上升,選擇權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漲。這時,如果你持有選擇權,可能會獲得不錯的利潤。但如果市場趨於平靜,隱含波動率下降,選擇權的價格也會跟著下跌,這時你可能會虧損。
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
選擇權有許多不同的交易策略,例如:買進買權、買進賣權、賣出買權、賣出賣權、價差策略、勒式策略等。不同的交易策略有不同的風險和報酬,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非常重要。
常見的選擇權交易策略:
- 買進買權 (Buy Call): 看漲標的資產價格,預期價格會上漲。
- 買進賣權 (Buy Put): 看跌標的資產價格,預期價格會下跌。
- 賣出買權 (Sell Call): 不看漲標的資產價格,預期價格不會上漲。
- 賣出賣權 (Sell Put): 不看跌標的資產價格,預期價格不會下跌。
- 垂直價差策略 (Vertical Spread): 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到期日,但不同履約價的選擇權。
- 勒式策略 (Straddle): 同時買進相同到期日和履約價的買權和賣權。
我的經驗:
剛開始接觸選擇權的時候,我只會買進買權和買進賣權。後來,我開始研究其他的交易策略,發現不同的交易策略可以應對不同的市場情況。例如,當我認為市場波動不大時,我就會使用賣出買權或賣出賣權的策略。
選擇策略的考量點:
- 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有些策略的風險比較高,有些策略的風險比較低。
- 你的資金規模: 有些策略需要比較大的資金,有些策略需要比較小的資金。
- 你的市場觀點: 你認為標的資產價格會上漲、下跌還是盤整。
- 你的交易經驗: 有些策略比較簡單,有些策略比較複雜。
心態管理,保持冷靜
選擇權交易是一場心理戰,保持冷靜的心態非常重要。不要被市場的波動所影響,不要貪婪,不要恐懼,堅守自己的交易紀律。
心態管理的重要性:
- 避免情緒化交易: 情緒化交易很容易導致錯誤的判斷。
- 堅守交易紀律: 交易紀律可以幫助你避免做出不理性的決定。
- 保持冷靜: 保持冷靜可以讓你更客觀地分析市場。
我的經驗:
我曾經因為貪婪,沒有及時出場,結果把所有的利潤都吐了回去。也曾經因為恐懼,過早出場,錯失了後面的行情。從那次之後,我就開始重視心態管理,努力保持冷靜,堅守自己的交易紀律。
如何保持冷靜:
- 事先規劃交易: 在交易前,事先規劃好進場點、停損點、出場點。
- 不要盯盤: 不要一直盯著盤面,讓自己感到焦慮。
- 適當休息: 適當休息可以讓你保持清醒的頭腦。
- 不要用影響生活的資金交易: 使用閒錢投資,才能更冷靜地面對盈虧。
善用模擬交易,累積經驗
在實際交易之前,可以先利用模擬交易,累積經驗。模擬交易可以讓你熟悉選擇權的交易流程,了解選擇權的特性,並測試不同的交易策略。
模擬交易的好處:
- 零風險: 模擬交易不需要使用真實資金,可以避免虧損的風險。
- 學習: 模擬交易可以讓你學習選擇權的交易流程和特性。
- 測試: 模擬交易可以讓你測試不同的交易策略。
我的經驗:
剛開始接觸選擇權的時候,我就是利用模擬交易,累積經驗。在模擬交易中,我嘗試了不同的交易策略,並從中學習了很多。當我開始實際交易的時候,就比較有信心了。
如何善用模擬交易:
- 當真錢交易一樣看待: 模擬交易時,要當作是真實交易一樣,認真對待每一筆交易。
- 記錄交易: 記錄每一筆交易的進場點、停損點、出場點、理由,並分析交易的結果。
- 檢討錯誤: 從錯誤中學習,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
選擇權交易,風險與報酬並存
選擇權交易就像一場冒險,充滿了挑戰和機會。只要做好風險控管,保持冷靜的心態,就有機會在選擇權的世界中獲得豐厚的回報。希望這些經驗分享,能讓大家在選擇權的道路上走得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