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資族也能輕鬆開始!基金投資入門的第一堂課
讓你從零開始,搞懂基金投資,用小錢也能滾出大財富!
嘿!想開始投資基金卻不知道怎麼下手嗎?別擔心,妳不是一個人!
說到投資,很多人都會覺得好像要很有錢、很懂金融才能開始。但其實,現在的投資環境對小資族非常友善,用少少的錢也能踏入基金投資的世界。
還記得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薪水也是少得可憐,每個月扣掉房租、生活費,根本剩沒多少。看到身邊的朋友開始投資,心裡也癢癢的,想說是不是該學點理財,不然錢只會越來越薄。
但打開投資理財的書,裡面密密麻麻的數字、專有名詞,看得我頭昏眼花。想說還是算了,反正錢也不多,還是存銀行就好。
結果咧?過了幾年,發現錢還是躺在那裡,利息少得可憐,根本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這時候我才驚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基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適合小資族?
簡單來說,基金就像一個「大水桶」,把大家的錢集合起來,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去投資股票、債券、貨幣等等。妳可以想像成,妳把錢交給一個很懂投資的人,請他幫妳理財。
那為什麼基金適合小資族呢?
門檻低: 很多基金都有「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每個月只要幾千塊甚至幾百塊就能開始投資。對小資族來說, 부담없이 就能開始嘗試。
分散風險: 基金通常會投資很多不同的標的,這樣就算其中一個標的表現不好,也不會對整體績效造成太大的影響。就像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降低風險。
專業管理: 基金經理人會負責研究市場、選擇投資標的、調整投資組合,妳不用自己花時間研究,就能享受到專業的投資服務。
流動性佳: 如果妳臨時需要用錢,可以把基金贖回,把錢拿回來。不過要注意,贖回可能會有一些手續費。
開始之前,妳需要準備這些
開始投資基金之前,先準備好以下的東西:
- 身份證、第二證件、印章: 開戶需要用到。
- 銀行帳戶: 基金投資需要從銀行帳戶扣款,也會把贖回的錢匯到這個帳戶。
- 一顆開放的心: 投資有賺有賠,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想著一步登天。
- 一點點時間: 剛開始要花一點時間研究基金、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基金開戶一點都不難!
現在開戶很方便,可以選擇線上開戶或是臨櫃開戶。
線上開戶: 大部分銀行和證券公司都有提供線上開戶的服務。只要準備好身份證、第二證件、銀行帳戶,就可以在家裡輕鬆完成開戶。
- 步驟:
- 選擇一家妳喜歡的銀行或證券公司,到他們的網站或App上找到「線上開戶」的選項。
- 填寫個人資料,上傳身份證、第二證件的照片。
- 設定銀行帳戶,作為扣款和入帳的帳戶。
- 依照指示進行身份驗證,例如視訊驗證或簡訊驗證。
- 等待審核通過,就可以開始投資了!
- 步驟:
臨櫃開戶: 如果妳比較喜歡面對面的服務,可以到銀行或證券公司的分行辦理開戶。
- 步驟:
- 準備好身份證、第二證件、印章、銀行帳戶。
- 到銀行或證券公司的分行,告知服務人員妳要開基金戶。
- 填寫開戶申請書,提供相關資料。
- 服務人員會協助妳完成開戶程序。
- 步驟:
我自己是選擇線上開戶,覺得很方便,不用跑銀行。不過如果妳對流程不太熟悉,或是想問一些問題,也可以選擇臨櫃開戶,讓服務人員協助妳。
認識不同種類的基金:找到最適合妳的
基金有很多種類,像是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貨幣型基金等等。每一種基金的風險和報酬都不一樣,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股票型基金: 主要投資股票,風險比較高,但長期報酬也比較高。適合可以承受較高風險、追求高報酬的人。
- 用法: 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投資全球股票、新興市場股票、特定產業股票等等。
- 解釋: 股票型基金的績效會受到股市波動的影響,所以要有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
債券型基金: 主要投資債券,風險比較低,報酬也比較穩定。適合比較保守、不喜歡太大風險的人。
- 用法: 債券型基金可以選擇投資政府公債、公司債等等。
- 解釋: 債券型基金的績效會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所以要注意利率的變化。
平衡型基金: 同時投資股票和債券,風險和報酬介於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間。適合想要分散風險、追求穩健報酬的人。
- 用法: 平衡型基金會依照比例配置股票和債券,例如股票佔60%、債券佔40%。
- 解釋: 平衡型基金的風險和報酬會受到股票和債券的影響,所以要同時關注股市和債市的變化。
貨幣型基金: 主要投資短期貨幣工具,風險非常低,報酬也比較低。適合短期資金停泊,或是當作緊急備用金。
- 用法: 貨幣型基金的流動性很高,可以隨時贖回。
- 解釋: 貨幣型基金的報酬率通常比銀行定存高一點,但也不會差太多。
怎麼選?
- 年輕、風險承受度高: 可以考慮股票型基金,追求高報酬。
- 保守、風險承受度低: 可以考慮債券型基金,追求穩定報酬。
- 想要分散風險、穩健投資: 可以考慮平衡型基金。
- 短期資金停泊: 可以考慮貨幣型基金。
我自己的經驗是,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對風險比較敏感,所以選擇了平衡型基金。後來慢慢對投資比較熟悉了,就開始增加股票型基金的比例。
定期定額:小資族的最佳選擇
定期定額是一種非常適合小資族的投資方式。每個月固定撥出一筆錢,投資同一個基金。
優點:
- 分散風險: 每個月都買入基金,可以分散買入的時間點,降低一次性買在高點的風險。
- 省時省力: 設定好之後,系統會自動扣款,不用每天盯盤。
- 強迫儲蓄: 每個月固定扣款,可以強迫自己儲蓄,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缺點:
- 報酬較慢: 定期定額需要時間累積,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明顯的報酬。
- 需要耐心: 市場波動時,可能會出現虧損,需要耐心等待。
用法:
- 選擇一個妳喜歡的基金。
- 設定每個月要扣款的金額,例如3000元、5000元。
- 設定每個月扣款的日期,例如每個月的5號、15號。
- 確認扣款帳戶,開始定期定額投資。
定期定額的小技巧:
- 長期投資: 至少要投資3年以上,才能看到比較明顯的成效。
- 不要隨意停止: 除非有緊急狀況,否則不要隨意停止扣款,才能發揮定期定額的效果。
- 市場下跌時更要堅持: 市場下跌時,可以用同樣的金額買到更多的基金單位,長期下來可以降低平均成本。
我自己就是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基金,覺得非常適合我這種懶人。雖然一開始的報酬不多,但長期下來,也累積了不少財富。
基金手續費:妳需要知道的
投資基金會有一些手續費,包括:
- 申購手續費: 買入基金時需要支付的手續費。有些基金公司會提供手續費折扣,或是免申購手續費的優惠。
- 經理費: 基金公司管理基金的費用,通常會從基金的淨值中扣除。
- 保管費: 銀行或保管機構保管基金資產的費用,也會從基金的淨值中扣除。
- 贖回手續費: 贖回基金時可能需要支付的手續費。有些基金在持有一定時間後,可以免除贖回手續費。
怎麼省?
- 選擇低手續費的基金: 比較不同基金的手續費,選擇費用較低的基金。
- 參加手續費優惠活動: 有些基金公司會不定期推出手續費優惠活動,可以多加留意。
- 長期持有: 有些基金在持有一定時間後,可以免除贖回手續費。
我自己會盡量選擇手續費比較低的基金,或是參加手續費優惠活動。畢竟手續費也是成本,能省則省。
基金績效怎麼看?
評估基金績效,可以參考以下指標:
- 報酬率: 基金在一段時間內的報酬表現。
- 夏普值: 衡量基金在承擔每單位風險下,可以獲得多少超額報酬。夏普值越高,表示基金的績效越好。
- 標準差: 衡量基金報酬的波動程度。標準差越高,表示基金的風險越高。
- 同類型基金排名: 比較同一類型基金的績效,看看自己的基金表現如何。
怎麼用?
- 不要只看短期績效: 基金績效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要看長期績效,才能更了解基金的真實表現。
- 不要只看報酬率: 要同時考慮風險,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 參考專業評等機構的評級: 像是Morningstar、Lipper等等,都有提供基金評級,可以作為參考。
我自己看基金績效的時候,會比較重視長期的報酬率和風險。畢竟投資是長期的,不要被短期的波動影響。
投資心態:比技巧更重要
投資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心態。
- 不要貪心: 不要想著一夜致富,投資要循序漸進。
- 不要恐慌: 市場下跌時不要恐慌,要保持冷靜,不要隨意賣出。
- 不要盲從: 不要聽信明牌,要自己研究,做出判斷。
- 不要放棄: 投資有賺有賠,不要因為一時的虧損就放棄,要堅持下去。
我曾經因為聽信明牌,買了一支股票,結果賠得很慘。從那次之後,我就學會了要自己研究,不要盲從。
最後的小提醒
- 分散投資: 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分散投資不同的基金,降低風險。
- 定期檢視: 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看看是否需要調整。
- 保持學習: 投資理財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持續學習新的知識,才能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希望這些經驗對妳們有幫助,祝妳們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