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路上的盲點和破功時刻
說真的,有時候在交易這條路上走著走著,腦中就會浮現那句自以為勵志的話:「努力一定會有回報」。不過,走久了才發現——這句話對某些人來說比較像是安慰劑,而不是事實。更殘酷一點講,回報沒來,不一定是市場不公平,有可能是努力根本不夠力,或是方向根本錯到一個不行。
一開始的我,真的滿天真
一開始接觸交易的時候,常常覺得只要花時間做功課,每天畫線、看指標、寫紀錄、復盤,然後堅持下去,就會慢慢看到成果。畢竟「別人都說這樣做會進步」,那我就照做啊。
還記得那陣子,睡前都還會看個K線,看得眼睛快脫窗,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也是打開手機看盤。週末不出門,只為了看上一週的交易紀錄,還會做成表格、自我評分、自我檢討。
結果呢?帳戶還是紅通通的。
然後開始懷疑人生:不是說好努力會有回報?
當時真的有點錯愕。心裡想說:「奇怪耶,我明明每天都這麼努力,怎麼還是賠錢?」
有一次朋友問我:「你是怎麼做功課的?」
我神氣地說:「我會記錄每一筆交易喔,還會寫下為什麼進場、為什麼出場,然後畫圖分析!」
結果他一句話打醒我:「這樣的人市場一堆耶,你這不叫努力,是基本操作。」
那一瞬間,我才開始反省:我是不是以為自己很努力,其實只是做了基本盤,甚至連方法對不對都還沒搞清楚。
你以為的努力,其實大家都在做
很現實的一點就是,這個市場上,會復盤、會做紀錄、會分析的,不是只有你。甚至,有些人比你做得還要細膩,還要狠,還要有紀律。別人可能早上四點起來看美股開盤,晚上還在爬國際消息,你呢?睡到自然醒,醒來還會猶豫今天要不要交易。
有時候自己覺得做很多,其實不過是剛好踏進門檻而已。
那個時期,我真的花了很多時間觀察自己跟其他交易者的差別。我發現最明顯的就是「自以為是」這個點。別人常常檢討的是系統問題、心理狀況,我則是整天懷疑市場是不是針對我。這種心態根本超級不健康,也沒辦法幫助自己成長。
說穿了,就是還不夠痛
有一陣子,我一連串地連敗,每次進場都像在送錢。那時候不只是帳戶下滑,連信心也跟著崩壞。
終於某一天,一位前輩看我一臉死氣沉沉,語重心長地說:「你只是還不夠痛啦。等你真的痛到受不了的時候,你才會開始用對的方式努力。」
聽起來很毒,但真的是事實。
後來我開始逼自己重新學習,不是只看書、看影片,而是直接請教比我強的交易者、花錢參加講座、買課程學系統、練習風控、學會什麼叫真正的交易紀律。原來以前那種「復盤一下就覺得很努力」的心態,根本只是安慰自己的一種逃避方式。
紀錄和復盤,不是仙丹
講真的,復盤跟紀錄只是工具而已,不是魔法咒語,不是寫一寫就會變強。關鍵在於你到底有沒有用對方式去檢討,有沒有真的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缺點。
以前我也會寫下「今天太衝動了,下次不要亂進場」,結果隔天還是亂進場。寫了跟沒寫一樣,因為根本沒有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列出來就以為有在進步。那不叫進步,那叫做筆記控。
真正的改變是來自你願不願意從根本調整,例如設停損就要執行,不要臨場演出拖拖拉拉的戲碼;有設定交易計畫就要照著做,不要臨時加碼、臨時縮手。
學會面對自己,超難,但必要
最難的不是學技術,是學會面對自己的盲點。像是:
這些,其實都是自找的。
我也犯過一模一樣的錯,後來才慢慢訓練自己養成紀律,不是靠意志力,是靠環境跟制度。例如:
這些做久了,會讓自己慢慢內化到潛意識。雖然一開始很麻煩,但只要有心做,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
不要隨便覺得自己「不錯了」
有一次朋友說:「你現在好像進步很多了耶!」結果我差點被這句話害死。那時候有點得意,就開始放鬆、放飛、覺得「好像可以挑戰更高風險了」,然後帳戶又開始往下掉。
從那時候開始,我再也不敢輕易說自己「還不錯」。因為只要一驕傲,市場馬上給你上課。
這市場真的沒在跟你客氣,不會因為你昨天贏了一筆,就放你今天一馬。
交易不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紀律
過去的自己常常憑感覺操作,覺得「今天感覺會漲」、「這支股票看起來不錯」、「有網紅推薦應該可以試試」……這種心態超容易翻車。
真正穩定下來之後,才懂得把交易當成一份工作來看待。
每天該做的就是流程、計畫、執行、回顧,然後不帶情緒地重複這一切。
有一種說法我很認同:「交易是機率遊戲,不是情緒劇場。」如果總是把自己的感覺放進決策裡,那不如去簽樂透。
身邊的故事,也都差不多
身邊有一個朋友,小資族出身,開始交易時也滿滿幹勁。他超愛記錄,光是筆記本就換了三本,還貼滿便利貼,每週還會做出交易回顧簡報給自己看,超級有儀式感。
但問題來了:他一直不願意停損。每次帳戶虧損的時候,他會用一堆理由安慰自己:「這只是暫時的,我有紀錄、有復盤,會變好的!」
結果是,一直等不到「會變好」那天。
後來他痛定思痛,重新學習風控,才慢慢穩住。他說最關鍵的轉折點,就是「不再自我感覺良好」。這句話聽起來殘酷,但真的救了他。
這個市場沒有「你很特別」
還有個朋友是那種資質超好的,學什麼都快,當初看他進場不到一年就賺錢,大家都超羨慕。連我自己都一度懷疑:「是不是只有天分好的人才能贏?」
但後來他也翻車了,因為一開始賺太快,讓他以為自己真的「特別」,然後開大槓桿、衝進陌生市場,結果帳戶直接腰斬。
這件事讓我深深記住:市場不在乎你以前多會、你學多快,只要一次心態失控,就能把你打回原點。
最終還是要回到「你怎麼看自己」
走了幾年,才真的懂得放下那種「努力一定有回報」的幻想。因為市場根本不在乎你有多努力,它只在乎你有沒有風控、紀律、規劃。
真正讓自己進步的,不是那些表面上的勤奮,而是對自己誠實、願意承認不足、並且持續優化的那份覺悟。
所以說啦,如果你也常常覺得自己很努力了卻看不到結果,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這份努力,真的夠深、夠實、夠對方向嗎?
別被自己的「努力感」騙了。畢竟市場不會因為你覺得很累,就發獎金給你。
記得,那些能長久活下來的人,從來不是最聰明或最努力的,而是最願意面對自己問題,並且有能力修正方向的人。
這種人,不一定最耀眼,但最有機會在這場遊戲中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