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王

基金投資省錢術:搞懂稅務,讓你的錢包更飽滿!

基金投資省錢術:搞懂稅務,讓你的錢包更飽滿!

基金投資,不只是選對標的,更要懂得節稅!這篇文章要跟大家聊聊基金投資的稅務眉角,讓大家在追求財富增長的同時,也能聰明省稅,把更多錢留在自己口袋裡。

基金投資,你真的了解稅務嗎?

說到投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績效、報酬率,但稅務往往被忽略。你知道嗎?基金投資的收益,可是要繳稅的喔!而且稅的種類還不少,一不小心可能就被課了不少錢。所以,投資前搞懂稅務,絕對是必要的功課。

身邊有不少朋友,一開始投資都只看報酬率,結果年底報稅才發現,哇!要繳這麼多稅!早知道就先了解清楚了。所以,別讓稅務成為你投資路上的絆腳石,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基金收益,到底有哪些稅要繳?

基金投資的稅務,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 交易所得稅(證券交易所得稅): 這部分比較單純,目前台灣針對國內基金交易所得是免稅的!也就是說,你買賣基金賺到的錢,不用繳所得稅。這對投資人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利多。

    用法和解釋: 只要是在國內註冊的基金,買賣時產生的資本利得(也就是賺到的錢),目前都是免稅的。但要特別注意,如果是海外基金,可能就要另外考慮相關的稅務規定,這部分我們後面會提到。

    個人經驗: 記得以前剛開始投資時,也曾經擔心過要繳交易所得稅,後來才知道國內基金買賣是免稅的,真的是鬆了一口氣。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政策隨時可能變動,要隨時關注最新的稅務規定喔!

  • 配息所得稅(綜合所得稅): 基金配息,就是基金公司把基金投資所獲得的利息、股息等收益,分配給投資人。這部分的配息,會被視為你的所得,需要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

    用法和解釋: 基金配息所得,會被歸類為「利息所得」,需要併入你的綜合所得總額計算。而綜合所得稅是採累進稅率,也就是說,你的所得越高,稅率也就越高。

    個人經驗: 我自己通常會把配息型的基金放在可以抵稅的投資帳戶裡,像是儲蓄險或是年金險等等,這樣可以稍微降低一些稅負。

  • 海外所得稅(最低稅負制): 如果你投資的是海外基金,那就要特別注意「最低稅負制」的規定。當你的海外所得超過新台幣100萬元時,就必須申報。

    用法和解釋: 最低稅負制,簡單來說,就是把你一些原本可以免稅或扣除的項目,重新加回去計算,如果算出來的稅負比你原本繳的還要高,就要繳交這個較高的稅額。海外所得是其中一個會被加回去計算的項目。

    個人經驗: 投資海外基金時,我都會特別留意自己的海外所得是否超過100萬元。如果快要超過了,可能會考慮先贖回一些,避免被課到最低稅負。

  •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只要你的單筆基金配息超過2萬元,就會被扣繳2.11%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用法和解釋: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為了增加健保的財源。只要你的利息、股利、租金、執行業務所得等,單筆超過2萬元,就會被扣繳。

    個人經驗: 為了避免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我通常會分散配息的時間,或是選擇配息金額較低的基金。

如何聰明節稅?

了解了基金投資的稅務種類,接下來就要教大家如何聰明節稅,讓你的錢包更飽滿!

  • 善用免稅額: 每個人都有綜合所得稅的免稅額,可以善用這些免稅額,降低你的應稅所得。

    用法和解釋: 免稅額是指你在計算綜合所得稅時,可以先扣除的金額,目前每人每年有一定額度的免稅額。

    個人經驗: 我會仔細計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看看有哪些項目可以列舉扣除,盡量把免稅額用好用滿。

  • 分散配息: 避免單筆配息超過2萬元,分散配息時間,可以避免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用法和解釋: 你可以選擇不同配息時間的基金,或是分散投資在多檔配息金額較低的基金,避免單筆配息超過2萬元。

    個人經驗: 我通常會選擇季配息或是半年配息的基金,避免單筆配息金額過高。

  • 選擇不配息的基金: 如果你追求的是長期資本增值,可以考慮選擇不配息的基金,這樣就可以避免被課配息所得稅。

    用法和解釋: 不配息的基金,會將收益再投資到基金裡,讓你享受複利的效果。

    個人經驗: 我自己也會配置一些不配息的基金,主要考量是希望可以讓資金持續增長,等到需要用錢的時候再贖回。

  • 利用投資型保單節稅: 投資型保單具有投資和保險的功能,可以利用保單的稅務優惠,達到節稅的目的。

    用法和解釋: 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收益,通常可以延遲課稅,等到贖回時才需要繳稅。

    個人經驗: 我有配置一些投資型保單,主要是看中它的稅務優惠和保險功能。

  • 關注稅務政策變動: 稅務政策隨時可能變動,要隨時關注最新的稅務規定,才能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用法和解釋: 政府會不定時調整稅務規定,像是稅率、免稅額等等,都會影響到你的稅負。

    個人經驗: 我會定期關注財政部的相關資訊,確保自己了解最新的稅務規定。

海外基金的稅務,眉角更多!

投資海外基金,除了要考慮最低稅負制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稅務眉角要注意:

  • 來源所得認定: 海外基金的配息,屬於海外所得,需要依照來源地國的稅法規定,判斷是否需要繳稅。

    用法和解釋: 不同的國家,對於基金配息的稅法規定可能不同,有些國家可能會課稅,有些國家則不會。

    個人經驗: 我在投資海外基金時,都會先了解該基金註冊地的稅法規定,避免被課到不必要的稅。

  • 股利所得申報: 海外基金的配息,如果屬於股利所得,需要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

    用法和解釋: 股利所得是指公司分配給股東的利潤,海外基金的配息,如果屬於股利所得,需要依照台灣的稅法規定申報。

    個人經驗: 報稅時,我都會仔細核對海外基金的配息明細,確認是否有股利所得需要申報。

  • 匯率風險: 海外基金的收益,需要換算成新台幣,匯率波動可能會影響你的實際收益。

    用法和解釋: 匯率是指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匯率波動可能會影響你投資海外基金的收益。

    個人經驗: 我會選擇匯率相對穩定的貨幣進行投資,或是利用外匯避險工具,降低匯率風險。

稅務問題,諮詢專業人士更安心!

基金投資的稅務問題,其實還蠻複雜的,如果覺得自己搞不清楚,建議諮詢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顧問,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個人情況,提供更詳細的稅務規劃建議。

畢竟,稅務規劃是一門專業,讓專業的人來幫忙,可以避免犯錯,也能更安心的投資。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更了解基金投資的稅務眉角,讓大家在投資理財的路上,走得更順利、更安心!記住,聰明理財,也要聰明節稅喔!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6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