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王

AI選股不求人!ETF量化策略輕鬆上手,讓你投資績效更上一層樓!

AI選股不求人!ETF量化策略輕鬆上手,讓你投資績效更上一層樓!

想靠ETF輕鬆理財,卻不知道怎麼選?讓AI量化策略來幫你!告別盲選,用數據為你的投資決策加分。

嘿,大家好!我是小K,今天要跟大家聊聊用AI量化策略選ETF這件事。

先說聲抱歉,我不是什麼金融專家,只是一個熱愛投資、喜歡研究新東西的普通人。這些年,我也跟大家一樣,在股市裡跌跌撞撞,繳了不少學費。後來,我開始接觸到量化投資,發現用數據分析來選股選ETF,真的可以提高勝率,減少感情用事的機會。

量化投資聽起來好像很專業,其實沒那麼可怕啦!簡單來說,就是把我們的投資邏輯變成可以量化的指標,然後讓電腦幫我們篩選符合條件的標的。

為什麼要用AI量化策略選ETF?

  • 客觀、理性:擺脫情緒干擾,完全依照數據來判斷。
  • 效率高:快速分析大量資料,找到潛力標的。
  • 回測驗證:可以透過歷史數據來驗證策略的有效性。
  • 分散風險:ETF本身就是分散投資,再加上量化策略,更能降低風險。

想想看,我們常常會因為新聞報導、朋友推薦,或是自己對某間公司的印象,就決定要買哪支股票或ETF。但是,這些資訊可能帶有主觀 bias,或是只看到冰山一角。用量化策略,就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評估投資標的。

AI量化策略選ETF的基本步驟

其實選ETF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你也能輕鬆上手!

  1. 設定投資目標:

    • 你想追求的是穩健收益、還是積極成長?
    • 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
    • 你的投資期限有多長?

    不同的投資目標,適合不同的ETF類型和策略。舉例來說,如果你想穩穩賺,可以考慮選擇追蹤台灣50指數、或是高股息指數的ETF。如果你追求更高的報酬,可以考慮選擇追蹤科技產業、或是新興市場的ETF。

    • 用法和解釋:這個步驟真的很重要!就像蓋房子要先打好地基一樣,設定投資目標是量化策略的基礎。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做出錯誤的決定。
    • 我的經驗:我剛開始投資的時候,也是什麼都想買,結果買了一堆自己都不了解的標的,最後賠了不少錢。後來,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投資目標,才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2. 選擇量化指標:

    • 基本面指標:營收成長率、獲利能力、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本益比(P/E Ratio)、股價淨值比(P/B Ratio)等等。
    • 技術面指標:移動平均線、相對強弱指標(RSI)、KD指標、MACD等等。
    • 籌碼面指標:三大法人買賣超、融資融券餘額等等。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邏輯,選擇不同的量化指標。舉例來說,如果你認為營收成長是評估公司價值的關鍵指標,就可以選擇營收成長率作為篩選條件。

    • 用法和解釋:量化指標是我們用來衡量ETF優劣的標準。選擇指標的時候,要考慮到指標的穩定性、可信度,以及和投資目標的相關性。
    • 我的經驗:我剛開始用的指標很多,後來發現有些指標其實是重複的,或是對我的策略沒有太大幫助。所以,我慢慢精簡我的指標,只留下最關鍵的幾個。
  3. 設定篩選條件:

    • 設定每個指標的範圍或數值。
    • 可以使用「AND」、「OR」等邏輯運算符,組合不同的條件。

    舉例來說,你可以設定篩選條件為:「ROE > 10% AND 本益比 < 15」。

    • 用法和解釋:篩選條件是我們用來從大量ETF中,找出符合我們需求的標的。設定篩選條件的時候,要考慮到市場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 我的經驗:我剛開始設定的條件太嚴苛,結果每次都找不到符合條件的ETF。後來,我慢慢放寬條件,才找到一些不錯的標的。
  4. 回測驗證:

    • 使用歷史數據來模擬策略的表現。
    • 評估策略的報酬率、風險、勝率等等。

    回測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策略的優缺點,並進行調整。

    • 用法和解釋:回測是量化策略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透過回測,我們可以知道這個策略在過去的表現如何,以及未來可能遇到的風險。
    • 我的經驗:我剛開始做回測的時候,發現有些策略看起來很棒,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不是那麼理想。所以,我會不斷調整我的策略,直到找到一個比較穩定的版本。
  5. 實際操作:

    • 根據策略的指示,買入或賣出ETF。
    • 定期追蹤策略的表現,並進行調整。

    記住,沒有任何策略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風險管理永遠是第一位的。

    • 用法和解釋:實際操作是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實際操作的時候,要嚴格遵守策略的指示,並且定期追蹤策略的表現,隨時做好調整的準備。
    • 我的經驗:我剛開始實單操作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擔心而不敢下手,或是因為貪心而沒有及時停利。後來,我學會了克服自己的情緒,嚴格執行策略,才慢慢開始賺錢。

哪些工具可以用來做AI量化選股?

現在有很多線上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量化選股,像是:

  • TradingView:提供豐富的圖表和指標,可以自訂篩選條件,並進行回測。
  • 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提供台灣股市的各種數據,可以查詢ETF的基本面和技術面資訊。
  • FinLab:提供量化交易平台,可以建立自己的量化策略,並進行自動交易。
  • 券商提供的選股工具:許多券商都有提供選股工具,可以根據不同的指標篩選股票和ETF。

這些工具都各有優缺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

  • 我的經驗:我最常用的是TradingView和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TradingView的圖表功能很強大,可以幫助我分析ETF的走勢。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則提供豐富的基本面數據,可以幫助我評估ETF的價值。

實際案例分享:用ROE和本益比篩選ETF

假設我的投資目標是穩健收益,我可以選擇ROE和本益比這兩個指標來篩選ETF。

  • 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代表公司利用股東的資金創造獲利的能力。一般來說,ROE越高越好。
  • 本益比 (P/E Ratio):代表市場願意為公司每一元的獲利付出多少錢。一般來說,本益比越低越好,但也要考慮到產業的特性。

我設定的篩選條件是:

  • ROE > 10%
  • 本益比 < 15

透過這些條件,我可以篩選出一些獲利能力強、且股價相對便宜的ETF。接下來,我會再進一步研究這些ETF的持股明細、費用率、追蹤誤差等等,最後選擇最適合我的標的。

量化策略的注意事項

  • 歷史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過去表現好的策略,不一定未來也會繼續好。
  • 策略需要不斷調整: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策略也要隨之調整。
  • 風險管理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 不要過度迷信量化策略:量化策略只是一種工具,最終的決策還是要靠自己。

給你的建議

  1. 從簡單的策略開始:不要一開始就想搞複雜的策略,先從基本的指標入手。
  2. 多做功課:了解ETF的組成和特性,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3. 耐心和紀律:量化投資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要期望一夜致富。
  4. 持續學習: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投資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最後的一些真心話

量化投資並不是什麼神秘的魔法,而是一種更科學、更理性的投資方法。它不能保證你一定會賺錢,但可以幫助你提高勝率,減少犯錯的機會。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記住,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功課,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祝大家投資順利,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6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