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常常忽略「慢慢來」的盤整行情,說真的,那才是穩穩賺錢的秘密基地。我自己在交易這條路上摸爬滾打多年,最有感的就是:市場80%的時間根本不是狂飆,而是悶悶的盤整,大家看了都想打哈欠,但這正是你悄悄賺錢的時候。
有一次,我在盤整行情裡用了一套簡單的盤整戰法,結果連續幾週都在別人喊突破時躲著,最後反而是穩賺不賠,朋友聽了還覺得不可思議,說我怎麼在大家覺得無聊的行情中逆風翻盤。這種感覺超爽,像是市場冷門時間你默默在收割,心裡暗自竊喜。
先說說這種策略到底適合什麼時候用:
假設你發現價格不往上也不往下,沒有明顯的趨勢,RSI又卡在某個支撐或壓力附近,K線就在均線中間打轉,看起來就是「大家都不確定,市場在等什麼」的狀態,這時候盤整戰法就非常適用。
話說回來,追突破真的超刺激,但長期來看,不穩定爆掉的機率也高。慢行情反而像是老實的鄰居,雖然不會讓你一下暴富,但賺得踏實又穩定。我自己在這套戰法裡,體會最深的就是「耐心」和「觀察」,比起追著趨勢跑,花時間研究盤整反而更安心。
說說這盤整戰法的重點,基本上就五個步驟,大家照著做準沒錯:
第一步,先看均線。簡單來說,就是看2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MA20)和6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60)是不是交錯糾纏在一起。這種糾纏就像兩隻蟲在打結,代表目前沒有明顯方向,市場在盤整。當年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現象,突然懂了為什麼價格上下亂晃不敢定方向。
第二步,把盤整的範圍畫出來。怎麼畫?找至少三次價格試圖突破但都被壓回的高點和低點。這樣你就能畫出支撐和壓力區,還可以用OB區域(Order Block)來幫忙判斷。這部分我當初很練手,花了不少時間去確認這些關鍵區塊,發現越清楚越能準確進場。
第三步,觀察 RSI(相對強弱指標)的極端值。當RSI超過70,代表可能已經過熱,有空方準備進場;RSI低於30,代表超賣,有多方可能要出手。特別的是,如果RSI跟盤整區間的邊緣同時出現,那就很像收到「可以進場」的暗號。我這招用多次,幾乎沒出過大錯。
第四步,切換到更小的時間框架,像是從1小時切到15分鐘,仔細看盤的結構。如果小時間框架裡出現高點無法再創新高,或低點開始抬高,這常常是翻轉訊號。自己多次實戰證明,這是避開假突破的秘密武器。
最後一步,就是進場跟風控。當RSI和結構信號同時出現,就可以進場。止損要設在區間外加上0.5個ATR(平均真實波幅),這樣比較不容易被小波動掃出場。風險報酬比設定在1比1到1比1.5,先打到區間中軸就先減倉,確保穩穩獲利。我記得第一次用這套方法時,真的比以前追趨勢時穩定太多,壓力也小很多。
當然啦,這套盤整戰法不是萬能,尤其在趨勢盤裡RSI常常失靈,會有一些假訊號。不過我有發現,也有能在趨勢盤利用RSI的方法,但那又是另一篇故事了。總之,認識盤整行情的價值,學會利用它,才能真正成為不被大市波動左右的老手。
分享一個小故事給你們:我有個朋友超級愛追突破,結果幾次都被拉回套牢,心情超差。後來我跟他分享這套盤整策略,他開始學著用,然後在盤整的時候穩穩賺,心情整個大轉變。現在他還特別感謝我教他「慢慢來,才能走得久」。
講到這裡,希望你們也能放下對於「必須追趨勢」的執念,給盤整行情多點耐心和尊重。慢慢培養這種功力,市場再怎麼動盪,你都能在「大家無聊,你偷偷賺」的時刻穩穩收米。
這就是我對盤整戰法的心路歷程和經驗分享,祝你們都能在市場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寧靜穩定的賺錢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