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王

我錯了,錯得徹徹底底

我以前以為,市場這玩意兒,就是看誰研究得深、資料查得勤、技術分析畫得好,勝率就高。結果我錯了,錯得徹徹底底。
我錯了,錯得徹徹底底

後來我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或者該說,是驚人的「非事實」):市場根本不講求事實,它講的是「共識」。不是你覺得有價值,才會漲;是大家都「以為」它有價值,它才會漲。

這件事,我是從幣圈學到的。


有人信,才是真的

我朋友那時候迷上一種超奇怪的幣,沒有應用、沒有開發者、甚至沒有白皮書,唯一的賣點就是名字聽起來有點中二。我忍不住笑他:「你買這個要幹嘛?這根本是智商稅。」

結果三個月後他靠那個幣翻了三倍資產。我在旁邊嘴角抽搐,他倒是很淡定地回我一句話:「你錯了,市場不是看它值不值,是看大家信不信它值錢。」

我被這句話打醒。這不是投資,這根本是一場大型集體催眠秀。


市場就是一場夢遊

你可以說它不合理、不健康、不科學,但它就是這樣運作。預期,比真相還要重要。夢想,比實際應用還更有價值。

就像以前大家炒 MEME 幣,什麼柴犬、狗狗幣,說真的,它們到底能幹嘛?你能拿來付房租?買雞排?不行啊。但大家就是相信它會漲,大家都搶著買,結果就真的漲了。

然後你看到有人一夜暴富,開始懷疑人生。你開始想:「是不是我也該買一點?也許我才是那個搞不懂時代的人?」

這一切,都是預期的魔力。


市場上最強的力量:不是數據,是人心

我剛開始學投資時,每天盯著 K 線圖、成交量、技術指標、新聞、財報,結果還是賠。後來有個前輩告訴我:「你研究這些沒有錯,但你要明白,市場不會因為你研究得多就給你獎勵。」

他說:「市場是一面鏡子,反映的是人心。」

你以為你在炒幣,其實你是在和全世界的預期在玩心理戰。

有一陣子某個 Sol 鏈的項目忽然爆紅,整個社群都在喊它是未來,說什麼要革命以太坊。技術細節我懶得看,我只看到 Twitter 上一堆 KOL 都在講,我身邊朋友也都跳進去。

我那時想:「靠,又來了,這一定又是那種沒內容的夢想泡沫。」但我學聰明了,這次我也買了一點,沒多久就漲了三倍。

有時候,知道大家怎麼想,比你自己想得多聰明還更有用。


錢多的地方就是戰場

很多人會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句話在生活中可能對,比如旅遊時避開人擠人的景點,但在市場裡,這句話真的要打個大問號。

我反而覺得「人多的地方要趕快衝過去」,只是你要知道你是要去幹嘛——去搶錢?還是去被割?

人多的地方代表資金多,資金多就有波動,波動就有機會。這道理就像你走進賭場,人多代表賭桌熱鬧,熱鬧才有翻桌的機會。

只是你要知道,怎麼玩才不會輸。


錢不是賺來的,是別人輸給你的

這句話很現實,但我以前被教育說「認真努力就能賺錢」,直到我真的在市場裡撕破臉才懂:你今天賺的錢,就是別人賠的。你不是從宇宙中抓錢進來的,是你從賭桌上拿走其他玩家的籌碼。

所以市場從來都不是「雙贏」,而是赤裸裸的資金轉移遊戲。只是大家包裝得很有理想、很有技術、很有道德,其實說白了,還是:誰比較懂人性,誰就贏。


夢想本身就是商品

我們都被訓練要看實際、有價值、有應用的東西,但市場上最值錢的,往往不是「實際」,而是「想像空間」。

這就像行銷圈講的「品牌溢價」。你買一支筆記型電腦,要是寫著 AP 或 PP 的牌子,價格馬上翻兩倍,還可能買不到。

為什麼?因為大家都認為它「值得」。

這就是預期在作祟,這就是信念的力量。當越來越多人相信一個東西有價值,價格就會漲,價格一漲,就會吸引更多人相信它有價值,形成一個完美的正向循環。

這就是夢想經濟,也是造富神話的起點。


信念 ≠ 真理,但會決定價格

我們常說「價格是價值的體現」,但其實在市場裡,價格不是價值的體現,是「大家覺得有價值」的體現。

你可以拿出 Excel 表格、技術報告、開發進度、專利申請,全都舉證它的未來性,但只要市場不相信,它就漲不起來。

反過來說,你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一個漂亮的故事,市場買單,你就真的起飛。

所以,不是有價值才會漲,而是大家「相信」它有價值才會漲。


我不是叫你亂買幣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我鼓吹投機、亂買幣,但我得說清楚:不是叫你看到哪個幣有梗圖就跳進去,而是你要開始看懂「市場的語言」。

別人瘋什麼,不一定是你要追的,但你至少要懂為什麼他們會瘋。

這些年我看過太多朋友因為買了沒有共識的資產,覺得它有潛力就死抱,結果市場不給他時間等。他們最後只能看著手上的幣慢慢變成壁紙。


預期管理才是關鍵

每個資產的價格,都是一場對未來的投票。而這張票不是你自己投的,而是「整個市場」一起投的。

你要做的,是搞懂這張票現在投給誰,接下來又會投給誰。

掌握預期,不代表你要造假、吹牛,而是你要觀察、理解、判斷這場「信念遊戲」的風向。

有些人一聽到「炒夢想」就翻白眼,覺得這不務實。但我反而覺得這很誠實——因為夢想本來就不是實的,可是大家都需要它。


真正的高手,是故事製造機

你有沒有發現,真正賺最多錢的那些人,都是會說故事的人?無論是項目方、KOL、甚至交易員,他們都擅長編織一個「未來」,讓大家相信它值得期待。

我以前只會看數據,後來學會了看故事、看 narrative(敘事)。市場永遠不是一堆資訊的競技場,而是敘事的戰場。

當你看懂故事,你才會知道錢要往哪裡流。


給還在市場裡迷惘的你

我不是什麼大戶,也不是什麼預言家,我只是走過一些彎路、吃過一些虧、看過一些人在市場裡起飛或跌倒。

我學會了一件事:你不能只當個冷靜的旁觀者。你要學會怎麼觀察人群、理解風向、聽懂市場的語言,甚至,有時候你得勇敢地下注。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理性,有時候感性反而跑得更快。

當然,風險要控,錢要顧,但夢想不能不敢追。

因為有時候,那些你笑過的幣、你錯過的機會、你看不起的故事,最後都會在你眼前變成一座座高塔。

你可能會懊惱、會拍大腿、會說早知道,但市場不會等你。

記住一件事:價格,不是事實,是共識。
而共識,是靠「人心」決定的。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08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