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王

槓桿人生大哉問:長線 vs. 短線選擇權,誰才是你的真命天子?

槓桿人生大哉問:長線 vs. 短線選擇權,誰才是你的真命天子?

想靠選擇權翻身?別急著梭哈!搞懂長短週期,才能在股海裡當條活龍,而不是被浪打翻的小蝦米。

首先,讓我們先來聊聊選擇權這玩意兒。它就像是讓你用小錢博大錢的魔法棒,但也可能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選擇權是一種契約,給你權利(但不是義務喔!)在特定時間、用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某個標的,像是股票、指數等等。聽起來很複雜?別怕,我們一步一步來。

長短週期選擇權:就像談戀愛,要選長跑還是速食?

選擇權的週期,就像戀愛一樣,有長跑型,也有速食型。所謂的「週期」,指的就是這個契約的有效期限。

  • 短週期選擇權 (週選擇權、雙週選擇權): 就像是一見鍾情,刺激、快速,但風險也高。它們的有效期限通常只有一週或兩週,讓你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果,也可能快速賠光老本。這種選擇權適合喜歡追求刺激、對行情判斷有把握、時間不多的玩家。

    • 用法: 假設你看好台積電下週會漲,可以買進台積電的「買權 (Call)」。如果台積電真的漲了,你的買權就會增值,你就可以賣掉賺錢。反之,如果台積電跌了,你的買權價值就會下降,你最多就是損失當初買權的權利金。
    • 解釋: 短週期選擇權的優點是槓桿高,也就是說,你可以用少少的錢控制大量的股票。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時間價值流失快。隨著到期日的逼近,如果標的沒有朝你預期的方向移動,你的權利金就會像冰淇淋一樣融化。
    • 我的經驗: 我曾經靠短週期選擇權在一天之內賺到一個月的薪水,但也曾經在一個小時之內賠掉半個月的薪水。那種心臟爆擊的感覺,真的是刺激到不行!所以,玩短週期選擇權,一定要設好停損,而且要嚴守紀律,不然很容易被市場教訓。
  • 長週期選擇權 (月選擇權、季選擇權): 就像是細水長流的愛情,需要耐心、時間,但相對穩定。它們的有效期限比較長,通常是一個月或更長。這種選擇權適合對長期趨勢有信心、不喜歡頻繁交易、時間比較充裕的玩家。

    • 用法: 假設你看好未來三個月台灣股市會上漲,可以買進台灣加權指數的「買權 (Call)」。如果台股真的漲了,你的買權就會增值。
    • 解釋: 長週期選擇權的優點是時間價值流失慢,你有比較多的時間等待標的朝你預期的方向移動。缺點是槓桿比較低,需要投入比較多的資金才能看到明顯的獲利。
    • 我的經驗: 我比較喜歡操作長週期選擇權,因為我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我會花比較多的時間研究基本面,然後選擇一些我長期看好的股票或指數。雖然賺的沒有短週期選擇權那麼快,但比較穩定,也比較安心。

選擇權的甘苦談:權利金、履約價、到期日,這些是什麼鬼?

搞懂了長短週期,接下來我們要來認識選擇權的一些基本概念。

  • 權利金 (Premium): 就是你買選擇權所付出的價格。它就像是入場費,讓你擁有在特定時間、用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標的的權利。權利金的高低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標的價格、履約價、到期日、波動率等等。

    • 怎麼看權利金? 一般來說,履約價越接近標的價格,權利金越高。到期日越遠,權利金也越高。波動率越高,權利金也越高。
    • 我的經驗: 我在買選擇權的時候,除了看技術面和基本面之外,也會特別注意權利金的高低。如果權利金太貴,我就會考慮換別的標的,或是等到權利金比較便宜的時候再進場。
  • 履約價 (Strike Price): 就是你可以在到期日用來買進或賣出標的的價格。如果你買的是買權 (Call),你就有權利在到期日用履約價買進標的。如果你買的是賣權 (Put),你就有權利在到期日用履約價賣出標的。

    • 怎麼選履約價? 履約價的選擇取決於你的投資策略。如果你看好標的會大漲,可以選擇比較高的履約價,這樣可以提高槓桿。如果你比較保守,可以選擇比較低的履約價,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 我的經驗: 我通常會根據我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行情的判斷來選擇履約價。如果我很有把握,我會選擇比較高的履約價,博取更高的利潤。如果我比較沒把握,我會選擇比較低的履約價,保護我的本金。
  • 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 就是選擇權契約失效的日子。在到期日之後,你的選擇權就沒有價值了。短週期選擇權的到期日通常是每週三,長週期選擇權的到期日通常是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三。

    • 到期日怎麼影響選擇權? 隨著到期日的逼近,選擇權的時間價值會逐漸流失。如果你買的選擇權沒有朝你預期的方向移動,到期日就會變成你的末日。
    • 我的經驗: 我在操作選擇權的時候,一定會密切關注到期日。我會在到期日之前,根據行情的變化來調整我的策略。如果我認為行情已經達到我的目標價位,我會選擇提前平倉,落袋為安。如果我認為行情還有機會,我會選擇繼續持有,但也會設好停損,以防萬一。

選擇權的生存之道:停損、停利、資金控管,一個都不能少!

玩選擇權就像在走鋼索,一個不小心就會摔得粉身碎骨。所以,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做好風險管理。

  • 停損: 這是最重要的。在買進選擇權之前,就要設定好停損點。一旦價格跌破停損點,就要毫不猶豫地出場,不要心存僥倖。

    • 怎麼設定停損點? 一般來說,可以設定在權利金的20%~5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權利金損失超過這個比例,就要停損。
    • 我的經驗: 我曾經因為捨不得停損,結果眼睜睜看著我的權利金全部歸零。從那次之後,我就學會了嚴守紀律,絕不戀戰。
  • 停利: 這是讓你把獲利放進口袋的關鍵。當你的選擇權達到你的目標價位時,就要考慮停利出場,不要貪心。

    • 怎麼設定停利點? 一般來說,可以設定在權利金的50%~10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權利金獲利達到這個比例,就可以停利。
    • 我的經驗: 我曾經因為貪心,想要賺更多,結果行情反轉,我的獲利全部吐回去。從那次之後,我就學會了知足常樂,落袋為安。
  • 資金控管: 千萬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選擇權。選擇權的槓桿很高,很容易讓你血本無歸。

    • 怎麼做好資金控管? 一般來說,每次投入選擇權的資金不要超過總資金的5%10%。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總資金是10萬元,每次投入選擇權的資金不要超過5千元1萬元。
    • 我的經驗: 我剛開始玩選擇權的時候,曾經因為太過自信,把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進去,結果賠得很慘。從那次之後,我就學會了謹慎投資,分散風險。

長短週期選擇權,哪個比較適合你?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取決於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和時間。

  • 如果你是個喜歡追求刺激、對行情判斷有把握、時間不多的玩家,短週期選擇權可能比較適合你。 但請記住,短週期選擇權的風險很高,一定要做好風險管理。
  • 如果你是個比較保守、對長期趨勢有信心、時間比較充裕的玩家,長週期選擇權可能比較適合你。 長週期選擇權的風險相對較低,但需要投入比較多的資金。

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並且堅持下去。

最後的真心話:選擇權不是賭博,是一種投資工具

選擇權不是讓你一夜致富的工具,而是一種可以讓你放大獲利的投資工具。但它同時也是一種高風險的工具,需要你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風險管理。

在進入選擇權的世界之前,請務必先做好功課,了解它的運作原理和風險。不要聽信明牌,不要盲目跟風,要靠自己的判斷來做決定。

祝大家都能在選擇權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財富密碼!

(PS.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評估!)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20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