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王

基金配息別傻傻領!搞懂稅務才能真正賺飽飽!

基金配息,聽起來好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魔鬼藏在細節裡,如果搞不清楚稅務眉角,小心到手的禮物被政府收回去一大半!這篇文章就是要用最白話、最有趣的方式,讓你輕鬆搞懂基金配息的稅務,別再傻傻領,學會聰明節稅,讓你的投資真正發光發熱!

配息就像發年終?先搞懂配息來源!

欸,你有沒有覺得基金配息很像公司發年終獎金?都是一筆額外的收入,讓人心情大好!但你知道嗎?基金配息的來源可是五花八門,不同的來源,稅務待遇也大不同喔!

最常見的配息來源有三種:

  • 股利所得: 基金投資的標的如果是股票,配息就可能來自股票的股利。這部分會被視為你的「股利所得」。
  • 利息所得: 基金投資的標的如果是債券,配息就可能來自債券的利息。這部分會被視為你的「利息所得」。
  • 資本利得: 基金經理人買賣股票或債券賺到的錢,也會分配給投資人,這部分叫做「資本利得」。

重點來了! 只有「股利所得」和「利息所得」需要課稅,「資本利得」目前在台灣是免稅的!

舉個例子:

假設你的基金配息1萬元,其中:

  • 股利所得:6000元
  • 利息所得:2000元
  • 資本利得:2000元

那麼,只有8000元需要納入所得課稅,剩下的2000元(資本利得)就不用擔心啦!

怎麼知道配息來源?

別擔心,基金公司都會提供相關資訊。你可以查看基金的公開說明書、配息通知書,或是直接打電話問客服,他們都會很樂意為你解答。

股利所得怎麼算?兩種方式讓你選!

股利所得的課稅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合併計稅」,一種是「分離課稅」,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很簡單!

  • 合併計稅: 把股利所得加到你的綜合所得總額裡,一起計算所得稅。你可以選擇「可抵減稅額」或「不抵減稅額」兩種方式。
    • 可抵減稅額: 將股利所得的8.5%當作可抵減稅額,上限是8萬元。
    • 不抵減稅額: 股利所得直接併入綜合所得,不另外計算可抵減稅額。
  • 分離課稅: 單獨計算股利所得的稅額,稅率是28%。

哪種方式比較划算?

這就要看你的個人所得狀況了!

  • 合併計稅(可抵減稅額): 適合所得較低、適用稅率較低的投資人。因為可以享受到股利所得的8.5%抵減稅額,可以有效降低稅負。
  • 合併計稅(不抵減稅額): 如果你覺得計算太麻煩,不想管抵減稅額,就選這個吧!
  • 分離課稅: 適合所得較高、適用稅率較高的投資人。因為股利所得用28%的稅率單獨計算,可以避免拉高你的綜合所得稅率。

舉個例子:

小明是個上班族,年薪50萬,適用所得稅率是5%。他買的基金配了2萬元股利,我們來看看哪種方式比較划算:

  • 合併計稅(可抵減稅額):
    • 股利所得:2萬元
    • 可抵減稅額:2萬 * 8.5% = 1700元
    • 應納稅額:(50萬 + 2萬)* 5% - 1700 = 24300元
  • 分離課稅:
    • 股利所得稅額:2萬 * 28% = 5600元
    • 應納稅額:50萬 * 5% + 5600 = 30600元

在這個例子裡,小明選擇合併計稅(可抵減稅額)比較划算,可以省下6300元的稅金!

我的經驗談:

以前我剛開始投資的時候,根本搞不清楚這些稅務問題,傻傻的覺得配息就是賺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選擇不同的課稅方式,結果差這麼多!所以,一定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才能把錢真正留在自己口袋裡!

利息所得怎麼算?注意27萬的免稅額!

除了股利所得,利息所得也是需要課稅的。但是別擔心,每年我們都有27萬元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什麼是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買債券、或是投資其他有產生利息的商品,每年可以有27萬元的利息收入不用課稅!

怎麼計算?

很簡單,只要把你的所有利息所得加起來,如果總額沒有超過27萬元,就不用課稅!如果超過了,超過的部分才需要納入所得課稅。

舉個例子:

小華把錢存在銀行,一年的利息收入是10萬元。他還買了一些債券,一年的利息收入是5萬元。

  • 小華的利息所得總額:10萬 + 5萬 = 15萬元
  • 由於15萬元沒有超過27萬元,所以小華的利息所得全部免稅!

我的經驗談:

27萬元的免稅額真的很有用!以前我會把一些閒錢放在定存裡,雖然利息不高,但至少可以抵稅。現在我會更積極的利用這個免稅額,選擇一些風險較低的債券型基金,增加我的投資收益。

基金交易也有稅?別忘記這筆費用!

除了配息,基金交易也是有稅的喔!不過,這個稅不是所得稅,而是交易費用,通常是交易金額的一小部分,用來支付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用、保管費用等等。

交易費用有哪些?

  • 申購手續費: 買基金的時候要付的手續費,通常是申購金額的1%~3%不等。
  • 管理費: 基金公司管理基金的費用,通常是基金淨值的1%~2%不等,會從基金資產中扣除。
  • 保管費: 銀行保管基金資產的費用,通常是基金淨值的0.1%~0.3%不等,也會從基金資產中扣除。
  • 贖回費用: 賣基金的時候要付的費用,有些基金會收取,有些則不收取。

怎麼知道交易費用?

一樣的,你可以查看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交易確認書,或是直接打電話問客服。

我的經驗談:

手續費真的是投資的一大成本!以前我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常常隨便買,結果手續費就吃掉我不少獲利。後來我學會比較不同基金的手續費,選擇一些手續費較低的基金,或是利用銀行的優惠活動,才能省下不少錢。

節稅小撇步!讓你聰明投資!

講了這麼多稅務知識,現在來分享一些節稅小撇步,讓你聰明投資,把錢留住!

  • 善用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每年27萬元的利息免稅額,一定要好好利用!可以把一些閒錢放在定存、買債券、或是投資債券型基金,增加收益的同時,還可以節省稅負。
  • 選擇適合自己的股利課稅方式: 仔細評估自己的所得狀況,選擇合併計稅或分離課稅,才能最大化節稅效果。
  • 長期持有: 基金的資本利得目前是免稅的,所以可以考慮長期持有,讓基金經理人慢慢操作,賺取資本利得,這樣就可以避開股利所得和利息所得的課稅。
  • 分散投資: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可以分散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降低風險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收益來源。
  • 定期檢視: 定期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也要隨時注意稅務政策的變化,才能及時調整投資策略,達到最佳的節稅效果。

我的經驗談:

節稅真的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只要多花一點時間了解相關知識,就可以輕鬆省下不少錢。而且,節稅也是一種理財方式,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的利用資金,達到更好的投資效果。

別怕稅!學會與稅共舞!

基金配息的稅務雖然有點複雜,但只要用心了解,就可以輕鬆掌握。別再傻傻的覺得配息就是賺到,學會聰明節稅,才能讓你的投資真正發光發熱!投資理財就像跳舞,稅務就像舞伴,別害怕它,學會與它共舞,你才能在投資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跳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住,投資理財是一條漫長的路,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達到自己的財務目標。加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2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