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第一個網紅?他靠一張嘴、兩隻手,從零賺到變有錢又有名!
你是不是也曾經夢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靠著講話、表演、創意、甚至騙人(咦)來賺錢?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本我真的看了覺得很狂的書——《財富之王:大娛樂家P.T.巴納姆的人生增值術》,沒錯,就是電影《大娛樂家》那位超浮誇、超會賣夢想的P.T.巴納姆的真實人生故事。
先說,我平常不是那種愛看名人傳記的人,因為很多傳記都寫得像履歷表一樣乾。但這本不一樣,它超像巴納姆本人坐在你旁邊,邊喝咖啡邊跟你說「欸我當年是怎麼從鄉下仔變成美國最會賣票的人」的那種感覺。裡面有超多我邊看邊想翻白眼但又忍不住佩服的招數,他真的是個把「吹牛」這件事發揮到極致的人物。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段是他剛開始經營博物館的時候,那時候根本沒有人要進來看,他就找人假裝是客人進場,還安排一些「突發事件」在門口吸引圍觀人群。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現在常看到的「排隊行銷」?明明店裡沒人,外面硬是排了幾個演員等著開門,路人就會好奇到底裡面是賣什麼神物。看完這段我真的笑到一個不行,這根本就是現在很多網紅、創作者、甚至網店的開端模式吧?
更好笑的是他為了讓觀眾願意付錢看他表演,還創造出一堆「人造奇觀」,像是拿個十歲小孩打扮成小老頭,還硬說他是「地球上最小的男人」,或是直接請個被誤認為野人的人站在舞台上裝野獸。當年沒網路、沒人 fact-check,他說什麼大家就信什麼。雖然現代社會我們講究資訊透明,但我也不得不佩服他抓住人性好奇的能力,他很清楚大家要的是什麼——刺激、話題、和「不尋常」。
說到這裡,我其實想到我自己大學時候也幹過一件類似的事。那時候我們辦活動要賣票,但根本賣不出去,我就想到一招——先假裝前面都賣光了,只剩一點點位置,還叫幾個朋友在臉書留言「還有票嗎?」結果隔天真的一堆人來私訊問我們怎麼買,後來票全賣光還超過!雖然當時我只是亂試試,現在回頭看覺得,啊,這根本就是巴納姆精神在發作!
但這本書其實不只是講騙術或招數而已,它有很多關於「個人增值」的觀念。我印象很深的是巴納姆說:「你就是你自己的商品。」聽起來有點老套,但想一想真的很中肯。不管你是創作者、自由接案、還是上班族,只要你有「被看見」的需求,你就得會行銷你自己。你講的話、你寫的文、你做的事,全部都在塑造別人對你的「品牌印象」。
我現在在經營部落格,也越來越有這種感覺。一開始只是想分享生活,結果發現如果寫得太無聊、沒梗,根本沒人要看。後來我開始觀察別人的寫法、學怎麼設計標題、怎麼讓文章更有共鳴,慢慢的才有人開始留言、分享。有一次寫了一篇關於職場狗屁倒灶事的文章,完全只是想抱怨,沒想到那篇點閱暴衝,大家都說:「好像看到自己的生活!」從那時我才真的意識到,巴納姆說的沒錯,人們想看的不是你有多厲害,而是你能不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也在其中。
回到書裡,巴納姆在後期其實也曾經破產過,還被人笑說「你不就靠唬爛起家的嗎?」但他沒有崩潰,他反而用他最擅長的本事——說故事、包裝、娛樂,東山再起,甚至最後還成為「馬戲團之王」。這段故事讓我想到很多我身邊的朋友,像是有個以前在電商公司上班的同事,被裁員後直接轉行當直播主,一開始超慘、沒人看,但他很認真研究鏡頭表情、商品介紹,還自己寫腳本練習。現在他不只穩定賣貨,還接到品牌合作,完全是現代版的巴納姆吧?
這本書還教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真正的價值不是你手上有多少資源,而是你怎麼「組合」這些資源。像巴納姆根本沒有什麼明星資源,他找來的人可能只是普通人、有些還被社會邊緣化,但他硬是把這些人包裝成「前所未見的表演團隊」,搞出一個世界級的娛樂產業。這真的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在做的事,有時候我們太習慣羨慕別人的條件,卻忽略了自己也有很多可以被挖掘的可能。
最後我想說的是,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會覺得巴納姆這人很浮誇、很戲精,甚至有點騙人,但我反而從他身上學到一種勇氣——去相信自己想要傳遞的東西是有價值的。不管這個世界多現實,只要你願意講出一個動人的故事、願意創造一點點不同的可能,就會有人被你吸引。
現在這個網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年代,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小巴納姆」。你不需要等別人來給你舞台,而是你要學會自己把舞台搭起來,然後自信滿滿地站上去,說:「嘿,看這邊,這才是值得一看的東西!」
如果你最近對人生方向有點迷惘、對創業或自媒體經營感到卡關,這本書會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靈感。不是什麼心靈雞湯,而是超實用的觀察、思維、還有滿滿的「娛樂+商業頭腦」的結合。我真心推薦給每一個想靠自己闖出一條路的人。
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讓全世界為你鼓掌的人,從現在開始,把你的人生,也變成一場精彩的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