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王

2020從地獄到天堂的台指期震撼教育

還記得那個讓全世界都嚇破膽的上半年嗎?疫情一爆發,股市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直接俯衝,台指期也不例外。但誰知道下半年會上演這麼精彩的大翻轉劇情,簡直比連續劇還精彩!

當時我看著台指期從高點一路狂瀉,心裡想說「完了完了,這次真的慘了」。結果沒想到下半年居然來個超級大反攻,讓所有人都跌破眼鏡。這就是期貨市場的魅力啊,永遠讓你猜不透下一步會怎麼走。

疫情後的市場氛圍轉變

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大家都嚇得要死,什麼都不敢碰。但到了下半年,市場情緒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一方面是各國政府狂撒錢救市,另一方面大家也慢慢適應了這個「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

台指期身為台股的風向球,當然也反映了這種情緒轉變。記得有一陣子,每天開盤前我都會先看一下美股期貨的走勢,因為那時候台股完全被美股牽著鼻子走。美股漲,台股就跟著漲;美股跌,台股也跟著哭。

這種連動性在下半年特別明顯,因為全球資金都在找出路。當時很多投資人都說,錢放在銀行也不會生利息,不如拿來投資股市還比較有機會賺錢。就是這種心態,推動了下半年的大反彈行情。

央行放水效應的威力

講到下半年的反彈,就不能不提到各國央行的瘋狂放水政策。美國聯準會直接把利率降到零,台灣央行也跟進降息,市場上的資金簡直多到不知道往哪裡去。

我記得有個朋友跟我說:「現在定存利率這麼低,錢放在銀行根本是在賠錢!」確實,當時的定存利率低到讓人想哭,相比之下股市的股息殖利率看起來就很香了。

台指期在這種環境下,當然也受惠匪淺。因為期貨有槓桿效應,當大盤開始反彈的時候,期貨的漲幅往往會被放大。但相對的,風險也被放大了。這就是期貨的雙面刃特性,賺錢的時候很爽,賠錢的時候也很痛。

科技股領軍的反攻號角

下半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科技股的強勢表現。疫情讓大家都被迫在家工作、在家學習,對科技產品的需求大爆發。台積電、聯發科這些台股權值股,股價一路飆漲到讓人不敢置信的高度。

台指期身為大盤指數的期貨商品,當然也跟著水漲船高。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每天看盤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指數幾乎天天創新高。那種感覺就像是在做夢一樣,但帳面上的數字卻是實實在在的。

不過話說回來,科技股的漲勢雖然驚人,但也讓很多投資人開始擔心泡沫的問題。畢竟股價漲得太快、太猛,總是會讓人忍不住想:「這樣下去真的沒問題嗎?」

外資態度的關鍵轉折

觀察台股走勢,外資的動向絕對是重要指標之一。上半年外資瘋狂出逃的時候,台股跌得很慘。但下半年外資態度開始轉變,從賣超變成買超,這對台指期的走勢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外資為什麼會改變態度呢?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台灣的疫情控制得不錯,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台灣的投資環境顯得更加穩定。其次是台灣科技業在疫情期間表現亮眼,讓外資重新認識到台灣股市的投資價值。

我記得當時很多財經新聞都在報導外資重新進場的消息,每天的外資買賣超數據都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外資一買超,台指期就跟著強勢;外資一賣超,大家就開始緊張。這種跟隨外資操作的心理,在那個時候特別明顯。

政策利多的推波助瀾

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下半年反彈的重要因素。除了央行的貨幣政策外,政府也推出了不少刺激經濟的措施。像是各種紓困方案、投資台灣方案等等,都為股市注入了信心。

特別是對科技業的政策支持,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更加穩固。這種政策利多的效應,直接反映在股價上,也間接推動了台指期的上漲。

不過我必須說,政策利多雖然重要,但最終還是要看基本面的支撐。如果公司的營運表現跟不上股價的漲幅,那泡沫遲早會破掉。幸好台灣的科技公司在那個時候確實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才讓這波漲勢有了基本面的支撐。

散戶瘋狂進場的現象

下半年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散戶大量進場。可能是因為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閒著沒事做,加上看到股市一直漲,所以很多人都想要分一杯羹。

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原本對股市一竅不通,結果疫情期間突然變成了股市專家。每天在群組裡討論哪支股票會漲、哪個技術指標怎麼看,比我這個老手還要認真。

這種散戶進場的熱潮,對台指期來說是雙面刃。一方面,散戶資金的進入確實推動了指數上漲;但另一方面,散戶的投資行為往往比較情緒化,容易造成市場波動加劇。

特別是在期貨市場,散戶往往不太了解槓桿的風險,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賠得很慘。我看過太多散戶因為貪心想要快速致富,結果在期貨市場裡慘遭滑鐵盧的例子。

技術分析的迷思與現實

下半年的行情讓很多技術分析師都跌破眼鏡。原本很多人認為股市會在某個技術阻力位停下來,結果指數就這樣一路突破,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我記得有個技術分析師朋友跟我說:「這次的行情根本不是技術分析能夠預測的,完全是資金行情。」確實,當市場上的資金太多的時候,技術分析的準確度就會大幅下降。

但這不代表技術分析完全沒用。在台指期的操作上,技術分析仍然有其價值,特別是在判斷短期的進出場時機上。只是投資人不能完全依賴技術分析,還要考慮基本面和資金面的因素。

我自己的經驗是,技術分析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當作唯一的決策依據。特別是在期貨市場,消息面和資金面的影響往往比技術面來得更重要。

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雖然下半年的行情很好賺,但風險管理依然不能忽視。期貨有槓桿效應,賺錢快,賠錢也快。很多投資人在市場好的時候就忘記了風險控制,結果一個不小心就慘遭套牢。

我一直強調,期貨投資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能夠在市場中存活多久。只有先學會控制風險,才有機會在市場中長期獲利。

下半年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上漲行情,但中間也有幾次比較明顯的回檔。在這些回檔的時候,沒有做好風險控制的投資人往往會慌了手腳,不是停損太晚,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進場。

選擇權市場的配角演出

在討論台指期的時候,不能不提到選擇權市場。下半年台指選擇權的成交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顯示投資人對於避險和投機的需求都很旺盛。

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原本只做現股的投資人,開始嘗試用選擇權來避險或增加收益。這種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反映了投資人越來越成熟的投資觀念。

不過選擇權畢竟是比較複雜的衍生性商品,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我建議新手投資人還是要先充分了解選擇權的特性,再考慮是否要進入這個市場。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5分k複盤

國際情勢的連鎖反應

下半年的台指期走勢,也深受國際情勢的影響。美中貿易戰雖然暫時停火,但兩國之間的競爭態勢並沒有改變。台灣身為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要一環,自然也會受到這種國際角力的影響。

另外,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也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雖然選舉結果的塵埃落定讓市場少了一個不確定因素,但新政府的政策方向仍然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這些國際因素的變化,往往會在台指期的走勢中率先反映出來。因為期貨市場的流動性好、交易成本低,很多國際資金都會先在期貨市場建立部位,再慢慢調整現股的配置。

產業輪動的投資機會

下半年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產業輪動的效應。雖然科技股是主要的上漲動力,但其他產業也有輪流表現的機會。

比如說,當科技股漲多了開始調整的時候,傳統產業股就會開始受到關注。這種產業輪動的效應,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也讓台指期的走勢更加豐富多元。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航運股突然大漲,帶動了整個傳統產業類股的表現。雖然這些股票在台指期中的權重不高,但也為指數的上漲貢獻了一份力量。

媒體炒作與市場情緒

下半年的媒體報導也對台指期的走勢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每當有利多消息出現,媒體就會大肆報導,進一步推高市場的樂觀情緒。

但我必須提醒投資人,媒體的報導往往有滯後性,當媒體開始大肆報導某個投資機會的時候,往往已經是行情的末段了。聰明的投資人應該要學會從媒體的報導中讀出真正的訊息,而不是盲目跟風。

我自己的經驗是,當媒體開始瘋狂報導股市大漲的消息時,通常就是該考慮獲利了結的時候。反之,當媒體都在報導股市崩盤的消息時,往往就是進場的好時機。

新手投資人的學習曲線

下半年進場的新手投資人特別多,這些人大多是被市場的賺錢效應吸引而來。但期貨市場畢竟不是提款機,新手投資人往往需要繳不少學費才能學會基本的操作技巧。

我常常跟新手朋友說,期貨投資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心態。不要想著一夜致富,也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市場。要把期貨投資當作是一門需要長期學習的技藝,慢慢累積經驗和知識。

另外,新手投資人也要學會接受失敗。在期貨市場中,沒有人能夠永遠賺錢,重要的是要從失敗中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投資策略。

槓桿效應的雙面刃

台指期的槓桿效應在下半年的行情中表現得特別明顯。當市場上漲的時候,槓桿能夠放大獲利;但當市場下跌的時候,槓桿也會放大虧損。

我見過很多投資人在市場好的時候賺了不少錢,但因為過度自信而加大槓桿,結果在一次回檔中就把之前的獲利全部吐回去,甚至還倒賠。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槓桿是一把雙面刃,用得好可以幫你賺錢,用不好就會害你賠錢。投資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適當的槓桿比例。

交易成本的考量

很多新手投資人在計算獲利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交易成本的影響。台指期的交易成本雖然不高,但如果頻繁交易的話,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我建議投資人在制定交易策略的時候,一定要把交易成本考慮進去。不要為了一點小利潤就頻繁進出,這樣往往得不償失。

另外,投資人也要注意期貨的結算制度。台指期每個月都會結算一次,投資人要提前做好規劃,避免在不適當的時機被迫平倉。

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期貨投資不只是技術和知識的競賽,更是心理素質的考驗。下半年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上漲行情,但中間也有幾次比較劇烈的波動,考驗著投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觀察到很多投資人在面對虧損的時候,往往會做出不理性的決定。有些人會因為不甘心而加倍下注,有些人則會因為恐懼而過早停損。這些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投資錯誤。

要在期貨市場中長期成功,投資人必須要培養強大的心理素質。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被市場的波動所影響。這需要長期的訓練和經驗累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

資訊來源的重要性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投資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市場資訊。但並不是所有的資訊都是有用的,投資人要學會篩選真正有價值的資訊。

我建議投資人要建立自己的資訊來源管道,包括可靠的財經媒體、專業的分析師報告、官方的統計數據等等。不要輕信網路上的小道消息或是來源不明的投資建議。

另外,投資人也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盲目跟風。即使是知名分析師的建議,也要經過自己的判斷再決定是否採納。

長期投資觀念的建立

雖然期貨是短期的投資工具,但投資人還是要有長期的投資觀念。不要把期貨當作賭博工具,要把它當作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我建議投資人要制定明確的投資目標和策略,不要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就改變長期的投資方向。要有耐心,慢慢累積財富,而不是想要一夜致富。

下半年的行情雖然很好賺,但投資人不能因此就以為期貨投資很簡單。市場是會變化的,今天的賺錢策略明天可能就不管用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長期存活。

分散投資的智慧

即使台指期在下半年表現亮眼,投資人也不應該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期貨市場。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基本原則,投資人應該要在不同的投資工具之間分配資金。

除了期貨之外,投資人還可以考慮現股、債券、房地產等其他投資選擇。這樣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也能夠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都有獲利的機會。

我自己的投資組合就包含了多種不同的投資工具,期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樣的配置讓我能夠在市場好的時候享受獲利,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也能夠控制風險。

持續學習的必要性

期貨市場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投資人必須要持續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下半年的成功經驗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就停止學習的腳步。

我建議投資人要定期檢討自己的投資表現,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也要關注市場的最新發展,學習新的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技巧。

投資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只有不斷進步的投資人才能夠在市場中長期成功。下半年的經驗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會等著我們。

台指期下半年的表現確實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從疫情初期的恐慌到年底的歷史新高,這個過程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但我們不能被短期的成功沖昏了頭,要時刻保持謙虛和謹慎的態度。

市場永遠是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順應市場的趨勢,同時做好風險控制。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和紮實的基本功,就能夠在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記住,投資不是賭博,而是一門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藝術。希望每個投資人都能夠從下半年的經驗中學到寶貴的經驗,為未來的投資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2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