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王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當你下了一張單,明明照著規則做,卻還是輸錢,心裡就開始煩躁,懷疑策略,甚至懷疑人生。那種「怎麼又是我?為什麼我每次都買在高點、砍在低點?」的無力感,真的會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跟市場犯沖。

但你知道嗎?這種痛苦,其實不是來自交易本身,而是來自你對結果的執著

我以前超有感。剛開始交易的時候,我每天盯盤,心情跟著價格起伏。一賺錢就像中樂透,一虧錢就像失戀三次。那種情緒波動,比追劇還精彩。但問題是,情緒多了,執行力就少了,久了整個人超累。

我後來才懂,交易的痛苦,其實是慾望造成的

你希望每一單都能賺錢,最好今天進場、明天翻倍。你希望每一次進場就是轉折點,自己就是那個傳說中的神準交易員。這些願望聽起來很帥,但其實都是陷阱。

因為交易本質,是短期未知、長期有期望值的遊戲。

也就是說,短期內誰輸誰贏很難說,但長期如果你有一套穩定的策略、有風控、有紀律,你才有可能贏。而不是靠「這一單一定要賺」的念力在打仗。

我以前超執著每一單的結果,記得有一次,我設好停損後就忍不住盯著價格,眼睜睜看它快要打到停損,我腦袋開始上演大戲:

「會不會假跌?等一下就拉上來了?」
「不如先把停損拉遠一點好了…」
「我就不信它真的會跌這麼多!」

結果你猜怎樣?跌得比我想像的還快,還深。最後停損沒守,賠得比原本多兩倍。心痛到晚上吃不下飯。那一刻我才真的體會到:不是市場讓我痛苦,是我自己沒放下想要控制結果的執著

你以為自己在交易,其實你是在跟「控制不了的未來」拔河。你想掌握短期的結果,結果被結果牽著走,情緒也被拖得七零八落。

但市場就是這樣,它不在意你的慾望,也不會因為你今天心情不好就改變走勢。市場是無情的,但你可以對自己有點慈悲。

後來我開始練習「放下」。

不是放棄喔,是「接受我無法控制每一筆單的結果」這件事。我開始專注在:策略有沒有照做?停損有沒有守好?資金有沒有控管好?至於這一單賺還是賠,我讓市場決定。

你知道嗎?這樣之後,我的交易反而更穩定。

因為我少了患得患失的情緒波動,也不會因為一筆虧損就懷疑人生。我的操作變得更機械化,沒錯,就是機械化——因為人性太容易出錯,唯有機械化的執行,才能讓你長久活下來。

我記得有一次朋友問我:「你怎麼能這麼冷靜地看一筆單被停損?」

我笑著說:「因為我已經預設它會被停損啊。賺錢是加分,但不是必需。」

這句話講白一點就是:我對單筆交易不執著,因為我相信長期的期望值。

說真的,當你越想掌控市場、越想每一單都賺,那市場越會賞你耳光。因為你是在違反它的規律行動。

市場是一個機率遊戲,不是心靈感應。

我知道要放下執著很難,尤其當你看到別人一夜暴富、翻倍出金,自己卻還在原地苦苦掙扎。但那都是表面風光,誰沒有跌過、痛過、懷疑過?只是大家不說罷了。

我也曾經因為一筆爆倉夜不成眠,也曾經因為幾次連勝以為自己天下無敵。這條路沒有捷徑,有的只是一次次被打臉後的醒悟。

所以啊,如果你現在因為一筆單的結果而痛苦,不妨問問自己:

「我是不是太執著了?」

「我是不是把這一單看得太重了?」

「我是不是在追一個不切實際的慾望?」

你會發現,當你學會放下、接受虧損、尊重機率,交易變得輕鬆了。不是不在意輸贏,而是你知道——真正決定成敗的,不是一筆單,而是你能不能長期如一地執行正確的事。

說穿了,市場只是照鏡子,把你內心的慾望放大給你看。

你想控制結果,它就讓你更失控。
你想不輸,它就讓你更怕輸。
你越執著,它就讓你更痛苦。

但當你放下慾望、不再患得患失、只做該做的,那些過去讓你焦慮到不行的波動,也就變成了日常。

就像開車走山路,你知道會有彎、會有坡,但你心裡有方向、有地圖,開再久也不怕。交易也是,只要你知道自己的長期方向,短期怎麼震,你都能穩穩開過去。

最後我想說——

交易帶來痛苦,是因為你想要的太多,卻能控制的太少。

放下不是失去,而是換一種方式前進。你不需要每一單都贏,但你需要每一單都正確地執行。

這樣的你,才有可能,在市場活得久,也活得好。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2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