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不是技術比賽
是風險管理比賽
在剛接觸交易的那幾年,我瘋狂追求技術分析。看K線、背型態、研究指標、學量價關係,甚至連某些傳說中的「聖杯」策略也一一實驗。每當抓到漂亮的轉折點,內心總有一種「我可以征服市場」的錯覺。可惜,市場教訓人,從不手軟。
幾次帳戶暴跌後我才發現,問題根本不在技術是否準,而在「我根本沒有控制風險」。
我曾經有一筆交易,看圖完美無瑕,進場點漂亮得像教科書。那時候我信心爆棚,重倉買進,心想:「這次穩賺!」
結果市場反手一巴掌,我連停損都沒設,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帳面虧損一路擴大。當我終於認輸停損,虧的已經不是錢,而是信心。
從那次之後,我才真正開始認真學風控。慢慢地,我不再執著於抓到「最準的點」,而是開始問自己:
- 這筆交易如果錯了,我會損失多少?
- 我能承受這樣的虧損嗎?
- 我的整體資金配置,是否還合理?
這種轉變的過程很痛苦。畢竟,我們都想贏,都想抓到那種「一擊致富」的神單。但我逐漸明白,交易不是誰看得比較準的比賽,而是誰能活得久。
市場就像海洋,技術再高也會遇到颱風。你不戴救生衣(風控),再會游也可能被捲走。
我開始嚴格控制倉位。以前我總是因為太有把握而重倉,但現在我會問自己:「萬一錯了,我還能不能安睡?」
如果一筆單讓我睡不好,那肯定倉位太大了。
再來是停損。我學會「設定停損就是尊重市場」。有時候,設了停損點,市場還是會洗我出場,然後往我原本預測的方向走。剛開始真的會氣炸!但時間久了我發現,願意停損的我,雖然少賺了一點,但活下來了,而且心情穩定很多。
我還學到一個觀念:不是每筆交易都要賺錢,而是整體要賺錢。這讓我開始計算「風險報酬比」,每當我設定進場點和停損點時,我會想:「這筆單賺的空間,值不值得我冒這個風險?」
如果只能賺1塊,卻要冒著賠2塊的風險,那我寧願不做。這種選擇讓我放棄了很多「看起來不錯」的機會,但也因此避開了很多坑。
有一次,我的朋友靠著幾筆漂亮的操作,在短時間內翻倍。那時候我內心很羨慕,甚至有點動搖,覺得自己是不是太保守了。但幾個月後,他因為幾筆重倉虧損,把獲利又吐了回去,還賠了本金。
這件事讓我更確定:交易這條路,不是看誰一時表現好,而是看誰走得久。
現在的我,依然在學習、在成長,但已經不再迷信技術的「完美進場」。我更重視風險管理,更珍惜資金的安全。因為我知道,只有活下來,才有機會贏未來。
如果你問我:「交易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我會毫不猶豫地說:「風控。」技術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工具。真正決定你能不能走遠的,是你如何控制風險、面對錯誤,以及守住資金。
願我們都能在這條路上,走得穩、走得久,最終走向自己想要的自由。
以為自己很努力?
交易路上的盲點和破功時刻 說真的,有時候在交易這條路上走著走著,腦中就會浮現那句自以為勵志的話:「努力一定會有回報」。不過,走久了才發現——這句話對某些人來說比較像是安慰劑,而不是事實。更殘酷一點講,回報沒來,不一定是市場不公平,有可能是努力根本不夠力,或是方向根本錯到一個不行。
閱讀文章做交易這件事
有時候真的覺得,做交易這件事,就像在菜市場挑水果。
你以為你是專業的買家,其實你不過就是個愛吃但又怕踩雷的貪吃鬼。對,我說的就是我本人。
剛開始碰交易的時候,我超興奮的,覺得自己終於踏入這個神秘又高大上的圈子,幻想自己未來就是那種一邊環遊世界一邊看K線的自由人,什麼東南亞海島啊,北歐小木屋啊,全都列進夢想清單。結果呢?現實直接打臉。不是我不努力,是我太貪了,什麼都想賺,什麼都不想放。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交易這玩意兒,其實就兩個字——取捨。
真的,就這麼簡單,卻又這麼難。
→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關於交易,你搞錯的那些事
一開始踏入交易這個世界的時候,多數人都是滿懷熱血、覺得自己可以靠技術翻轉人生的那種心情。每天盯盤,拼命研究K線,從開盤看到收盤,從亞洲盤跟到美國盤,結果卻往往換來滿滿的挫折感。每天這樣用力,卻還是虧。那時候很常想:「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多?」
結果是,做得太多。
看整篇文章 順勢操作
你有沒有發現,只要一聊到交易,大家第一句幾乎都是:「要順勢操作!」然後馬上接一句:「要抓趨勢!」講得好像趨勢是什麼神祕寶藏一樣,只要找到,就可以瞬間發財。但說真的,有沒有人好好問過一句話:「欸,那趨勢到底是什麼啊?」
我以前也是那種一聽到「趨勢交易」就雞凍的人,覺得自己好像掌握了市場的密碼。買本技術分析書,學MACD、RSI、KDJ什麼都背,還每天看K線看到半夜,然後…然後還是賠錢(淚)。那段時間我超困惑,想說:我都已經照書操作了,怎麼還是輸?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連「趨勢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就想靠趨勢賺錢,難怪會被電。→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盤整不等於無聊,回調不代表機會消失,只要搞懂型態強弱,行情就像追劇一樣精彩
每次看到價格拉回,社團或討論群裡總是出現兩種聲音: 一種是「完了,崩了、崩了!」 另一種是「這根回檔撿起來就對了啦,買爆!」
到底誰說得對?其實都對,也都不完全對。
看整篇文章 為什麼24小時都要好好過日子?
你是「出手就打怪」型? 還是「等Boss現身」型?
很多人學交易,最先學的是什麼? K線、MACD、RSI、什麼黃金交叉、死叉,滿腦子都是線。 結果畫一堆線,錢還是賠得比誰都快。
→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策略超神? 我剛學投資的時候,也曾熱血沸騰地衝去抓什麼「起漲點」,彷彿只要眼明手快,就能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然後提早退休去環遊世界。結果呢?不只沒提早退休,還差點連便當錢都賺不回來。
說真的,那種所謂「第一段漲勢」或「第一段下跌」的誘惑力真的超強,因為你總覺得自己可以成為那個最早發現寶藏的人。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根本就是在玩猜底、摸頭的遊戲,講好聽是「前瞻」,講難聽一點就是瞎猜。你得非常敏銳才有可能準確踩到點,而且一失手,代價超高,還不一定補得回來。
看整篇文章→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5-28 要更新請點這裡